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貧民

共有 224 則相關文章

國際

若以「誰能通吃M型社會兩端」為命題,挑出近年最符合此題的美國總統副手候選人,答案無疑是美國聯邦參議員范斯(J. D. Vance)。 許多人知道他出身貧困,但並不清楚,他在美國矽谷創投的頂尖位置。 台灣時間七月十六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宣布,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為他的副手,在此之前 ,美國CNN六月曾做過一項調查,五六%的美國人從未聽說過這號人物。 既非全國知名,為何精明的川普會選擇他?有人說,是因為他來自「鐵鏽帶(Rust Belt)」,卻畢業於常春藤名校耶魯法學院,實現了川普口中的「美國夢」。但實際上,范斯不只這麼簡單。 他不僅了解底層白人勞工階級的生活,也同時了解軍人、常春藤名校菁英、最富有的矽谷創投家,腦袋在想些什麼。 圖表製作者:程莉茜 因為他都曾經是其中的一分子。 儘管他尚未滿四十歲,但攤開他的人生,彷彿多重宇宙,讓他獲得「跨階級最大公約數」的目光。 父拋家、母嗑藥,出身底層白人家庭絕對理解鐵鏽帶、又反民主黨菁英 首先,是他在鐵鏽帶成長的童年。 鐵鏽帶,指的是分布在美國五大湖周邊的區域,範圍廣義認為涵蓋九州,自紐約州西部開始,向西橫跨賓夕法尼亞州、西維吉尼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和密西根州下半島,終止於伊利諾伊州北部、愛荷華州東部和威斯康辛州東南部。 這裡曾是美國製造業中心、經濟心臟,被稱為鋼鐵帶(Steel Belt)。 但在一九八○和九○年代,鋼鐵帶因全球貿易自由化逐漸沒落、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更是致命一擊,這些工業城市「生鏽了」。如今人口外流,百業蕭條。 失業率上升、酗酒、家暴……,生活在鐵鏽帶的美國底層白人家庭,面臨著生活困頓的社會問題,還有對於社會、政府滿滿的無力感。 根據范斯在自傳《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中所描述,他小時候就被親生父親拋棄、媽媽嗑藥且在不同男人間周旋,家庭裡充滿各式各樣的爭吵以及暴力。不幸的是,在他的街坊鄰居中,他也算不上是個特例。 在鐵鏽帶的人們懷有美國夢,他們因身為美國人感到驕傲,這正是范斯政治信念形成的重要意識。但這驕傲卻被現實的貧困潑冷水,更令當地人憤慨。 曾經,鐵鏽帶是民主黨的票倉,因為民主黨代表勞工階級,代表著社會福利,與資本主義對抗。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居民們開始發現不一樣了。 范斯在自傳中寫道,有些鄰居成天只靠領就業補助、食物券過活,「努力也不會成功」的低迷氛圍蔓延。這讓還懷有美國夢的居民們對民主黨失望,且認為民主黨所推出的「菁英階層」總統,是好父母、好學生、沒有經歷過貧窮……,這些經驗都離他們太遠了。 民主黨大力照顧移民,這也是鐵鏽帶居民心中的一根刺。 圖表製作者:程莉茜 鐵鏽帶開始出現搖擺州,賓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在二○一六年因美國夢投給川普;二○年,又認為川普在過去四年內並未兌現政策,而轉投拜登,被視為最大搖擺州。另外愛荷華州、俄州則在一六年才開始轉投共和黨,也不穩定。 這些搖擺州加上民主黨票倉伊利諾州占全國總票數近一七%,川普不能放棄這裡。因此他找到了范斯,一名絕對理解鐵鏽帶、白人底層人口生活的菁英副手。 在海軍陸戰隊形塑「美國價值」站上戰場前線,更認定資源分配不均 他也不僅了解底層,做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員,他代表軍人榮譽;而他投身戰爭前線的經歷,更讓他在外交事務上說話具有分量。 根據美國軍人常用媒體Military.com,如果范斯當選,他不僅會是美國史上第一位海軍陸戰隊,也會是第一位經歷過九一一事件後的退伍軍人副總統。 《華盛頓郵報》指出,范斯的參選可以吸引退伍軍人的選票,特別是在賓州、密西根、威斯康辛、亞利桑那以及內華達這五個搖擺州。 范斯曾經上過伊拉克戰場,擔任過軍方媒體聯絡人,他曾站在美國軍事外交的第一線,這深深影響了他的人格,以及政治信念。 為什麼會去從軍? 范斯在自傳中提到,高中畢業前夕,他和外婆一同計算,發現他上大學所需要背負的債務足以讓他在鎮上買一棟房子。范斯開始對於這項「投資」感到恐懼,他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從軍成了選項之一,《美國軍人權利法案》(GI Bill)不僅可以幫助范斯脫貧,更何況,頂著對國家的榮譽感,他不想錯過即將到來的戰爭。 而他也的確上了戰場。 在加入海軍陸戰隊的期間,范斯逃脫了鐵鏽帶的消極氛圍,養成了紀律、學會策略性思考以及凡事「用盡全力」的態度,這股強大力量在他日後面臨許多挑戰時,成為很大的助力。 在7月中共和黨全代會現場,熱情的共和黨支持者舉牌吶喊,不少選民因為川普和范斯聯手而興奮,甚至熱淚盈眶。來源:達志影像 更重要的是,軍事經驗形塑了他對於美國外交的看法。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他覺得美軍經歷了不必要的傷亡,美國應該要把資源妥善分配,這一點與川普一致。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他和鐵鏽帶那些懷有美國夢的居民們都對政府感到失望,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國家經濟已經不穩定,政府還要讓軍隊困在伊拉克及阿富汗兩場內戰中、還要資助他國。 跨階級進入常春藤名校、創投圈獲矽谷傳奇啟發,握東西岸商界人脈 從海軍陸戰隊退役後,帶著在軍中培養的「用盡全力」意志,范斯進入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爾後到了耶魯大學法學院,他從M型社會的一端跨越到另一端。 在大學期間,范斯雖然靠著《美國軍人權利法案》支付了大半學費,但他仍需要半工半讀才能完成學業。他曾兼職俄亥俄州參議員鮑勃.舒勒(Bob Schuler)的助理,這成為他政壇之路的啟蒙。 每天只睡三、四小時,他拿出海軍陸戰隊的精神,用盡全力拚學業,成績科科拿A,甚至只花了一年又十一個月,就以最高等榮譽雙主修畢業,並成功申請上了常春藤名校,頂尖的耶魯大學法學院。 如果說加入海軍陸戰隊是范斯第一個人生轉捩點,那麼他的另一個人生轉捩點可能來自於一場彼得.泰爾(Peter Thiel)在耶魯的演講。 泰爾是PayPal、臉書、特斯拉、Space X、LinkedIn、Airbnb、Palantir等知名公司的投資人;也是《從零到一》(Zero To One)這本創業聖經的作者,是矽谷傳奇人物。 「那是我在耶魯法學院最重要的時刻。」范斯對天主教雜誌《The Lamp》說。他從那場演講之後,開始重新思考職涯,其後進入創投圈。 范斯在二○一五年加入泰爾共同創辦的風險投資公司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擔任管理職,與泰爾成為夥伴。 「他就在矽谷的正核心。」美國安卓樂資本合夥人,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兼任教授林家振告訴商周。 爾後范斯以合夥人的身分加入了美國線上(AOL)前董事長史帝芬.凱斯(Steve Case)在華府的創投公司Revolution。深入美國矽谷創投圈的林家振指出,范斯因此成了少數同時擁有東西兩岸創投經驗及人脈的投資人,而在華府的經驗,也讓他距離政壇更進一步。 林家振說明,近年美國創投界發現,許多商業機密及資源似乎不斷被他國複製,例如中國,因此在矽谷,保護美國利益的主張呼聲日益升高。 主張保護美國利益的范斯,因而獲得創投圈的選票以及大把的政治獻金。 他的童年,經歷世界貿易自由化導致鐵鏽帶的衰敗;少年從軍發現美國外交不必要的損失;青壯年後在創投界看見美中貿易戰,這些經歷都讓人不難理解范斯的政策主張。 他和川普的主張相似——一切的公共政策,要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 商業面,支持企業減稅、降低政府福利支出,希望美國整體經濟發展如矽谷一樣,認為在資本主義下,企業能給的福利遠大於政府。 外交政策也優先考慮美國利益,美國沒有那麼多錢照顧大家,希望跟盟友可以談判軍事資源分配。 今年八月才滿四十歲的范斯,年紀雖輕,卻歷經高潮迭起,他代表的不只是特定一群人的利益,他的多重經歷讓他發言更具力量,未來一舉一動也備受全球矚目。 ...

2024.07.25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