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總部

共有 5365 則相關文章

焦點

八月初全球股災,加深了市場對AI泡沫化的疑慮,但AI真的只會是一時的話題嗎? 經過一萬公里的飛行,商周採訪團隊來到全球AI心臟西雅圖。相對於破滅中的泡沫,我們看到的是一輛加速運轉的列車,上面載運的,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最頂尖的人才,還有扎扎實實的商業價值。 在這趟採訪之旅中,我們試圖理解身在AI產業第一線的他們,究竟如何將這項技術用得淋漓盡致,又是如何面對AI與人之間衝突的這道難解習題。 跟著我們一站一站走入這條AI科技廊帶,答案就在其中。 它創造首家無人商店Amazon Go卻也最早遭遇成本挑戰 第一站,就從全球線上零售巨擘亞馬遜開始。 從西雅圖市中心出發,一路向北,沿途景色會從觀光客和遊民混雜的老舊街道,在幾個街區後,變換成一棟棟高聳嶄新大樓。在這些建築群中,三個巨型球狀建築格外顯眼。 這是亞馬遜斥資四十億美元打造,提供員工與熱帶雨林共生的創新協作辦公環境。而緊鄰著三顆大球的三十七層樓高建築,就是有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坐鎮的第一天(Day 1)大樓。 除了3顆巨型圓球建築,這些年不斷擴張的亞馬遜,在大西雅圖區總計有逾40棟辦公建築,路上隨處可見該公司員工。攝影者:陳宗怡 在有如熱帶雨林的辦公空間工作,看似愜意,卻有亞馬遜前員工形容,在主張永遠保持創業「第一天心態」的亞馬遜工作,更像是在真正的雨林求生。攝影者:陳宗怡 第一天之於亞馬遜別具意義,因為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眼中,進入第二天的公司,就是邁向死亡的開始。因此不論公司規模發展得多大,他都要所有人保持兢兢業業的第一天心態。 踏入這棟大樓之前,我們在一樓看到曾經風靡全球的第一家Amazon Go無人商店,這也是AI新零售的經典代表。 Amazon Go專案耗時六年研發,才在二○一八年正式對外開放。然而,即便投入大量資源研發,也已經可以做到精準追蹤消費與扣款,但問世六年的它,仍無法大規模展店,反倒是陸續關閉數家門市。 關鍵之一,是成本。 走進店內,不過五十坪左右的店面,卻裝設了超過一百個攝影鏡頭,而這些硬體都還只是初期建置成本。亞馬遜內部人士透露,當這些鏡頭不斷將大量影像上傳至雲端分析,才是真正可觀的長期花費。 Amazon Go無人商店用無數攝影機取代人工結帳,實現「拿了就走」購物體驗。但這背後成本卻龐大,導致它難以大規模展店。攝影者:陳宗怡 省下來的人力成本不及支出,Amazon Go是一場失敗嗎? 亞馬遜人顯然不這麼認為。 用「雙向門」概念破解AI撞牆期決策可以逆轉、失敗是下次成功養分 「我們有一個叫作雙向門的概念。」在一間由各種搭載亞馬遜AI助理Alexa打造的智慧家庭實驗室中,我們與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全球零售與消費品產業市場策略負責人霍納曼(Justin Honaman),展開在第一天大樓的第一場對話。 雙向門概念來自貝佐斯。他認為,有些決策影響很大,是決定之後就不能回頭的單向門。「但大多數決策不是這樣,是可以改變、逆轉的。」他說:「你可以重新打開雙向門,走回原來的地方。」是在這樣的概念下,催化出敢於創新的亞馬遜。 就像近幾年扮演亞馬遜獲利成長引擎的數位廣告業務,早期對零售業務部門來說,是一個破壞使用者體驗的存在,但當時這個有如新創般的小單位沒有退縮,而是反覆修正,最終長成全美第三大數位廣告商。 如果因為擔心會影響既有生意,就不敢嘗試,那亞馬遜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廣告金雞母。 回頭來看Amazon Go,雖然展店遭遇瓶頸,但其核心AI技術「拿了就走」(Just Walk Out),已經被導入全球數百家商店,並也在反覆試驗中,逐漸找出可以展現價值的應用場域。 其實全球有許多AI應用,就像Amazon Go一樣,不僅前期開發耗時,也往往無法在一開始就獲得成功。但以雙向門視角來看,每次嘗試獲得的經驗與學習,都是提高下次挑戰成功機率最好的養分。 而亞馬遜也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才能在電商、雲端、廣告到物流,都發展出大量AI應用。 圖表製作者:何佩珊 然而,做為AI零售應用的老手,霍納曼不諱言,二二年底以來生成式AI的爆發式成長,仍帶給他們很大的震撼。AI進化速度太快,即使是他們,也無法預測生成式AI將會把世界帶到何處。 「唯一的方法就是試。」霍納曼在說話的同時,開啟電腦中的生成式AI應用,輸入一段提示詞,立刻生成一幅女性圖像;接著,他再做了一點文字更動,畫面中的年輕女性,立刻變成年長的樣貌。他說,唯有真正動手嘗試,才會知道新技術的可能性與邊界。 即便,AI大型語言模型會產生幻覺、有偏見,而訓練資料的來源,更衍生出隱私、著作權等諸多爭議,霍納曼也不認為就該裹足不前。 「你可以選擇搭上這列火車,或者錯過機會。」他說。 過去一年多來,亞馬遜已經基於生成式AI,做出許多嘗試。例如AI購物助手Rufus。 在亞馬遜的App裡,你可以請Rufus告訴你,越野鞋和跑鞋的差別、詢問最先進的電子鍋是哪一款;或者問它,上次購買防曬乳是什麼時候?昨天下的訂單何時到貨等。甚至,還可以問更廣泛的問題,例如,做舒芙蕾需要準備什麼? 另外,亞馬遜也運用生成式AI,在商品頁提供評價摘要功能,省下消費者過去需要逐條閱讀的時間。 這還只是起步。賈西形容,現在就像是馬拉松賽事才剛起跑三步,他認為生成式AI帶來的,將是重新塑造客戶體驗和流程的巨大機會。 要想抓住巨大機會,就必須具備接受巨大失敗的能耐。 亞馬遜曾經推出一款智慧型手機Fire Phone,上市僅十四個月就黯然收場,還為公司帶來近兩億美元的損失。任誰來看都是一次巨大失敗。 但一次在回答關於這項失敗的提問時,貝佐斯說:「如果你認為那是大失敗,我們正在研究更大的失敗,我可不是在開玩笑的。」 沒有繽紛的辦公室與免費餐點卻養出一群創造者致力改善客戶體驗 容忍失敗,不等於縱容失敗,提高勝率的關鍵,是他們積極孵化出一群創造者(Builder)。 在亞馬遜,他們對創造者的定義是:喜歡發明的人。這群人喜歡分析客戶體驗,不怕從零開始。 在亞馬遜任職十三年的AWS培訓與認證副總裁郎尼根(Maureen Lonergan)說,她在公司內看過職業生涯剛起步的年輕人,透過公司內的PR-FAQ機制(以新聞稿和常見問答的方式,說明要提案打造的是什麼樣的產品),提出非常酷且有創意的想法,最終得到支持,付諸實行。 在賈西的眼中,創造者的動能來自於對不完美客戶體驗的不滿足;但實際上,更大的動能可能源自於他們的第一天精神。 不同於Google有繽紛的辦公室、Meta有如遊樂園一般的園區,亞馬遜的辦公空間很簡樸,他們不像其他幾大科技公司提供菜色多樣的免費餐點。在亞馬遜,除了第一天大樓外有每日發送的免費香蕉,員工一天只有一杯免費咖啡的額度。 在亞馬遜,員工午餐要吃什麼只能自己買,每天發送的免費香蕉,是少數福利之一。這也展現了該公司無所不在的「第一天」創業精神。攝影者:陳宗怡 即便市值超過一兆美元,亞馬遜對於資源管控依然相當嚴格。如果你遇到亞馬遜員工拿著使用防水膠修理的筆記型電腦,也不必太過意外。畢竟,亞馬遜其中一項領導原則,就是勤儉節約。 在外人看來,在種滿熱帶雨林植物的亞馬遜巨型圓球內工作很愜意;但在亞馬遜前員工眼中,在這家公司工作,更像是赤手空拳被直升機丟進叢林。 多數時候,他們得極盡創造力才能活下來,而且不能只是做好個人分內工作,還得端出創新貢獻,才能得到肯定與獎賞。 提案都用「逆向工作法」!先想用戶,再推導出要做的產品 不論動機如何,這些亞馬遜創造者還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的提案,都得經歷逆向工作法的流程。所謂逆向工作法,簡單來說,就是以顧客體驗為起點,逆向推導出要創建的產品,而不是單憑自己的發想,然後要客戶埋單。 這裡的顧客,不只是亞馬遜電商的消費者,也包括供應商、廣告主、物流中心揀貨員或開發者。 毫無疑問的,這也是他們用以面對今天這場未知AI賽局的應對之道:想用戶就對了! 創立三十年來,都採取第一天的經營原則,說穿了,亞馬遜的致勝之道很單純。但就像是賈西被問到「亞馬遜如何保持韌性?」所做出的五點回應,對企業核心原則的堅持,是他們保持強大的理由,而能在這個高速變動的科技產業中堅持,才是最難實踐的關鍵答案。 圖表製作者:何佩珊 ...

2024.08.15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