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經營管理

共有 913 則相關文章

國際

金管會於2024年宣布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證交所響應政策,於今年初推出創新板2.0新制,全面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使創新板近期價量屢創佳績、流動性顯著提升。目前,證交所除持續協助國內、外具有創新能力及成長潛力的優質企業登錄創新板上市外,更將創新板接下來的發展方向,錨定東南亞新創生態圈,準備前往東南亞引資。 為此,證交所找來長期深耕東南亞市場的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共同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臺」,並於4月2日舉辦簽約儀式。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東南亞創新資本平臺」將可協助臺企海外發展、鏈結東南亞資本。 赴東南亞引資 協助企業壯大價值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東南亞創新資本平臺」簽約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國際的決心,以及臺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企業首選掛牌地的關鍵一步。證交所於2021年推出創新板,希望能為新創企業走向臺灣資本市場鋪設更友善的最後一哩路,而今年1月初創新版2.0新制上路、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後,為創新板流動量能創佳績,光是2月的單月成交量,已超越去年整體成交量的6成;此外,「創新板上市有價證券風險預告書」的簽署,更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迴響,在1~3月就累積近百萬份,連同過去的20萬份,總計超過100萬份,代表著有上百萬名投資者持續關注創新板。 近期東南亞新創企業近期蓬勃發展,林修銘相信基於臺灣資本市場的亮眼表現,以及創新板2.0的全新推出,必定能成為東南亞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最佳選擇。他表示,證交所希望東南亞高度成長的創新企業、獨角獸,能夠進入臺灣創新板,讓創新板成為「亞洲那斯達克」。 「證交所也會主動尋找一些具有創新性的潛在案例,組建上市服務的團隊,提供全方位服務。」林修銘提及臺灣資本市場在近年來,擁有完善的市場環境跟上市機制,以及合理的本益比、高周轉率的特色,再加上再投資的現金增資(SPO)相當普遍、創新板的國際能見度,都能為企業在募集資金上,提供高度彈性。 「東南亞創新資本平臺」不僅是聚焦推動海外優質創新企業進入臺灣資本市場,林修銘強調,證交所未來還將率領臺灣創新企業前往東南亞新創生態圈,進行業務與資金的媒合,帶動雙邊交流合作,加速企業海外布局,並提升創新板企業的國際曝光度,藉此吸引國際資金挹注,進而壯大企業價值,充分實踐證交所作為企業成長夥伴的使命。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陳俊光主席提出,KPMG 20年經驗將促臺灣與東南亞合作。 首波鎖定四大產業 與南向市場實現軟硬整合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陳俊光主席則表示,KPMG臺灣所早在20年前即開始深耕東南亞市場,此次合作將運用KPMG國際會員所的全球網絡優勢,協助證交所建立東南亞投資圈、創投圈及創新產業圈的合作交流平臺,並透過定期分享臺灣資本市場資訊,進一步提升創新生態圈對臺灣資本市場的關注與參與,開創區域經濟與產業合作新契機。 已經啟動的「東南亞創新資本平臺」,是臺灣新創延伸業務觸角的橋梁。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表示,平臺預計在5月推出相關活動,首波業務媒合鎖定AI、無人機、智慧醫療、機器人的四大產業,以臺灣硬體實力結合東南亞的軟體強項,實現軟硬體整合。 林修銘也指出,輕資產企業是未來企業的要角,因此讓跨國技術與推廣更顯得重要,特別是臺灣在資通訊、AI與半導體領域,具有全球關鍵地位,所以,證交所將會發揮更大作用,帶領新創企業打國際盃。 ...

2025.04.09

財經

從現在起,包括散戶在內的全台1300萬股市投資人,都可以在台股創新板買賣股票。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引導更多國內外創新企業及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提升交易量能,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推出創新板新制。 2024年,台股加權指數一舉突破2萬點,全年漲幅高達28.47%,漲幅表現僅次於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創下歷史新紀錄,在全球主要證券市場名列前茅。而台股創新板作為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重要推手,這次取消合格人投資人限制,預估將為創新板帶來更好的流動性,讓更多投資人能參與創新板上市公司的投資,也能助力企業展現創新上市價值。 【TIB(創新板)挺創新大喊話】活動貴賓合影。(由左至右)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黃千岳副執行長、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顏漏有董事長、巨思文化陳素蘭董事長、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何英圻理事長、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劉宗聖理事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陳彥良副主任委員、臺灣證券交易所林修銘董事長、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邱德成理事長、財信傳媒集團謝金河董事長、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呂正華秘書長、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允立董事長暨執行長、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鄭勝丰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及臺灣證券交易所李愛玲總經理。 留住新創在台掛牌 發展亞洲創新板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強調,創新板新制上路後,將引進外部專家進行創新性審查,為投資人嚴格把關,確保創新板上市公司皆獲各界認可。未來創新板不只扶植台灣新興產業,讓原本想到海外掛牌的新創公司願意留在臺灣,更要吸引更多亞洲新創公司選擇來台掛牌,打造亞洲的創新板。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認為,證交所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可增加投資人對於新興產業且具創新性的公司更加認識,而增加創新性審查不只是把關,更是對創新性公司的發掘,助力達成台灣建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 台股創新板自2021年7月開板以來,已經協助超過20家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證交所也藉由創新板及一般板的雙引擎力量,帶領上市產業多元發展,並協助新興產業成長茁壯,培育創新繁榮的護國群山。林修銘指出,2025年將是創新板最關鍵的一年,證交所了除持續深化與國內創新企業生態圈鏈結外,將加大力度赴海外推動,鎖定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越南等亞洲國家,鼓勵各地創新企業來台掛牌,拓展亞洲版圖,打造台股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板。 ...

2025.01.10

國際

「同樣是三百年歷史的古都,大家要玩古蹟旅遊,都想去台南,都忘記要來彰化市。」彰化市市長林世賢帶著惋惜口吻說這句話後,接著會舉出彰化市的面積只有台北市四分之一大,卻有四處國定古蹟、三十二處縣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三處文化景觀及聚落建築群,成為彰化古蹟密集度最高,來佐證超過鹿港的事實。 老家就在彰化市縣定古蹟的南瑤宮旁,林世賢從小就拜南瑤宮的媽祖,而彰化市古蹟的吉光片羽、整座古都的開發歷史,更是他耳熟能詳的城市故事。 爭取彰師大設立國家綠能研究中心 優化精密機械 、綠能產業鏈 從歷史來看,彰化市因為有西部縱貫鐵路山線與海線在此交會,加上又是進入南投的必經之路,曾是中台灣政治文化及商業的中樞城市,當時連台中市都無法超越。之後隨著台中地區匯集半導體、工具機、電動車等產業聚落,以及中部科學園區進駐後,彰化市的榮景逐漸黯淡下來,產業發展停滯、人口外流,不見城市成長的朝氣。 「包含彰化市在內的整個彰化縣,平均薪資是全台縣市最低、連續四年最後一名。」林世賢說,彰化以傳統產業為主,許多縣市爭取台積電設廠,這對彰化來講,如同天方夜譚,「我們缺乏水源,連生活用水都不夠了,不可能發展晶圓產業。」 然而,有什麼方法可以振興彰化的產業?這是獸醫出身,過去為了阻止政府在大肚溪口垃圾填海,而捍衛生態環境、從事環境運動的林世賢,選擇踏上政壇後,面對城市發展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他習慣站在前瞻未來的高度,審時度勢,再主動研擬策略、尋找資源來落實。 爭取國際大廠來台設廠 從市場需求建置彰化資源 二○二三年,林世賢造訪美國矽谷,尋找合作夥伴,特地拜訪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爭取應材在彰化市投資設廠,幫助打造彰化的精密機械產業鏈。 他建議彰化師範大學可依據彰化原有的精密機械產業,以及正在發展的綠能產業,與工研院展開合作,設置「精密機械研究中心」、「國家綠能研究中心」,協助彰化中小企業進行零碳綠能轉型,帶動本地產業接軌國際,進而解決低薪問題,增加整體的工作機會,讓人才留在彰化市工作、安身立業。 彰化市公所屢獲國家獎項 振興城市發展 雖然應材進駐彰化市的諸多條件、時機,尚未成熟,都市發展的步伐仍得前進,容不得遲滯!從林世賢上任市長後,至今五年以來,主動向中央、彰化縣政府遞交計畫,取得經費補助,完成了不少建設,像是為全台碩果僅存、列為國定古蹟「扇形車庫」,旁設置立體停車場,並且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的金質獎;開闢後站荒廢土地、完整建構彰化鐵道文化觀光廊道,得到有台灣「普立茲克獎」美名的建築園冶獎,以及被觀光署評選為觀光經典小鎮;在彰化市東區八卦山的「石牌坑親水步道」,採用環境友善的低碳工法,打造了一條總長約一公里的親水生態步道,再度奪下建築園冶奬。 此外,林世賢與彰化市公所團隊還辦理BOT開發案,這是第一個由公所層級舉辦之BOT案,成功招到中友百貨來彰化市投資四十三億元,興建彰化有史以來的第一家百貨。 寺廟財務公開 獲法務部頒發「透明晶質獎」 創全國鄉鎮市公所先例 以彰化市公所小小的運作規模,投入公共工程、招商,拿到國內標竿建築獎項、獲得民間企業的認同,已經相當不容易。「我們還能做更多方便民眾的事!」林世賢露出微笑說,市公所推出殯葬e化服務查詢、寺廟財務公開、賽錢箱直播、落實工程查核等便民服務系統及行政透明措施,被法務部廉政署頒發「透明晶質獎」,成為全國所有鄉鎮市區公所中,唯一且是第一個獲獎的公所。 以建設振興彰化市,所導入的規劃、做法,也必須與時俱進。比方說,林世賢重視的古都之旅,若要引入觀光產值,就得向智慧城市靠攏,他從今年起開始推動數位雙生(Digital Twins)元宇宙智慧觀光,成為六都以外、第一個將智慧停車與觀光、零售密切整合的縣轄市。 以數位解鎖 導入智慧交通 同步提升商圈營運優化 彰化市公所與依德科技合作,規劃能與在地生活圈共榮的全智慧化停車服務,並成立「好嘻彰化」的元宇宙觀光平台,取消過去路邊停車的人工開單收費,利用AI、AR、3D高擬真、動態地圖等科技元素,聯合商圈、店家一起推動彰化幣消費優惠、購物折抵停車費等機制,也順道提升店家數位營運能力,其後還會陸續將古蹟的導覽與沉浸式體驗,納入平台系統裡。 而這項全智慧化停車服務以ESG、大數據為基礎,不僅可以即時取得車主停車資訊的大數據,也符合環境友善的需求,防止不溶於水的紙張阻塞下水道,造成環境傷害。 「我們要讓數位服務圍繞著人跑!」習慣主動出擊的林世賢,以人人易懂的話,描述他對智慧觀光的期許。當然,彰化進步城市的樣貌,不能光靠他與公所單一的力量造成,每一個在彰化生活、努力的市民與企業,都是讓古都彰化翻轉再生的建築師。 ...

2024.06.24

國際

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自今(20)日起至22日於台北南港展覽2館展出,今年展覽以「全齡照護」、「智慧醫療」、「醫材廊道」三大主題為核心,計有來自10國共280家企業參與展出,並館」、「M-novator新創展區」及「日本館」為5大亮點專館,展示醫療產業的全新樣貌。 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醫療與科技的整合將帶來系統性的變革,AI將成為醫生的智能夥伴。今年Medical Taiwan的「數位健康永續未來館」及「M-novator新創展區」展示了多家業者的AI高齡照護、健康監測及智能診斷解決方案,如矽響先創的AI穿戴式聽診器、DeepEyeVision的AI眼底影像診斷輔助系統,這些創新技術提升了疾病診斷、治療方案及患者照護的精準度和效率。 臺灣醫材產業鏈完善,疫情後數位科技的發展為全球供應鏈帶來新面貌,經濟部主任秘書楊志清致詞時提及政府將加強醫療器材多元應用,打造合宜法規,協助業者建立品牌信賴度。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也表示,臺灣面臨的人力短缺、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通過數據科技和醫療服務結合,並改善相關法規,可減輕醫護業者的大量負擔。 副總統蕭美琴今日出席,分享參訪產業過程中的見聞,承諾政府將精進法規,努力跟上數位轉型和AI帶來的變化,並扮演管理者和媒合者的角色,提供更多商機,引領臺灣發展新可能。同時,致力於協助業者打造跨領域產業聚落,建立高水平醫療體系,讓醫療產業成為臺灣的新「護體神山」。 回到展覽本身還有兩大焦點,「智慧醫療主題館」及「遠距醫療暨智慧醫材主題館」,分別由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及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籌組,透過模擬手術房、ICU及居家照護等場景化展示,呈現出遠距醫療、精準診斷等前瞻性的醫材技術發展方向。國內醫材大廠包括 : 太平洋醫材、明基材料、長庚醫學科技、研華科技、雃博、強盛興等均參與展出,充份展現臺灣醫材產業深厚的製造實力。參觀者不僅可一覽已取得國內外醫材許可證的高階醫材,更能一站式體驗及洽商各項創新解決方案。 今年展覽更有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首次組織「日本館」展出。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醫材市場,也是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高齡人口帶動了大量醫療及照護需求,促使日本醫療器材市場成長,催生創新產品及服務,今年日本館的精彩亮點包括日商PLIMES展出可協助老年人和患者解決吞嚥困難的穿戴式設備、ATELIER-K展出適用於日常活中減輕下背負重的輔助服。 今年Medical Taiwan已有近800名國際買主預登,展覽期間也安排了多場國際交流活動,包括一對一媒合活動「智慧新應用合作商談會-智慧醫材」及「國際醫療通路商採洽談會」、國際交流活動「買主之夜」、論壇活動「亞太暨中東歐醫療趨勢論壇」、法規講座「前進歐洲市場:醫療器材上市歐盟10步驟」、「前進美國市場: 高風險醫材美國FD 510k註冊申請流程及測試要點分析」等,將為買主和參觀者們帶來豐富的收穫與啟發,更多展覽訊息請至展覽官網 : (https:www.medicaltaiwan.com.twzh-twindex.html)查詢。 ...

2024.06.20

國際

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香港上海滙豐證券於6月3日至4日首度共同舉辦「HSBC Ⅹ TWSE Taiwan Conference 2024」,是今年證交所在臺首場實體引資活動,邀請全臺約40家上市櫃公司出席,與來自歐美及亞洲逾150位機構投資人與會。透過一對一會談、主管機關及證交所會談,機構投資人觀點論壇,證交所專題演講等活動,讓臺企了解外資需求,推動永續發展;同時向機構投資人介紹臺灣資本市場的潛力與展望,與人工智慧(AI)熱潮下的臺灣機會、轉型與發展,獲與會人士高度肯定。 臺股走高 ESG成為臺企在國際競爭的利基 臺股今年走勢強勁,集中市場加權指數累計漲幅超過20%,在全球股市名列前矛,證交所除3月歐亞引資,4、5月臺星資本市場共同行銷後,首度在臺舉辦引資。邀請鴻海、聯發科、廣達等約40家臺灣上市櫃公司出席,與來自美、英、韓、新、香港、中國大陸等地投資人會談,透過上市公司與投資人一對一交換意見,讓全球看見臺灣優質企業。 「今年國際政經情勢多變,但臺股表現穩健,受惠AI及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加權股價指數自三月底以來已突破兩萬點,是60多年來新里程碑。臺灣半導體佔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證交所鼓勵更多元的新經濟企業上市,孕育創新繁榮的護國群山。」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證交所打造友善的ESG投資環境,通過資訊揭露專區、ESG InfoHub、推動ESG生態系,帶動企業實踐永續發展,將讓ESG成為臺企在國際競爭的利基。」 首次舉辦機構投資人觀點論壇 創造更高效溝通與合作 有別以往引資活動,證交所舉辦「機構投資人觀點論壇」,邀請滙豐集團、貝萊德(BlackRock)亞太區主動投資主管兼新興市場投資長Belinda Boa講述「永續投資策略的觀點」,與ISS-Corporate歐非中東及亞太區事業群董事總經理Stephen James論述「股東行動主義時代的資訊揭露」,分享機構投資人決策觀點,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分析國外投資新趨勢、機構法人心態與關注重點,獲全臺逾200家上市公司、約300位公司代表熱烈迴響。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國內上市公司與外資因文化等差異,較難相互理解需求與期望,需探索高效溝通與合作。」金管會證期局主任秘書尚光琪則指出,「金管會近年推動強化公司治理、資訊揭露與永續發展政策,讓臺企在治理結構、資訊透明度和長期價值創造達更高標準。」 證交所協助企業完善資訊揭露 推出友善外資政策 6月3日座談會以「全球視角中的臺灣市場」為主軸,由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滙豐銀行亞太區股權策略主管Herald van der Linde、貝萊德盡職治理團隊日本外亞洲市場主管Shinbo Won,與ISS-Corporate副總監暨亞太區業務發展主管Dan Cheng,談機構投資人如何看待臺灣市場,剖析投資理念與決策過程,分享對臺上市公司資訊揭露與永續發展的看法。 證交所並特別首次安排以臺灣資本市場永續發展、交易與監管改革為主題進行小組會談,吸引超過50名外資投資人與會。由金管會證券期貨局副組長程國榮概述「2024年臺灣資本市場監管改革」,談友善外資投資人進入臺灣資本市場的改革,提升市場透明度、投資人保護、新商品制度等政策;續由證交所公司治理部及交易部介紹永續發展行動方案、ESG生態系8大策略,透過產品多樣化與數位化革新,協助企業完善資訊揭露。 臺灣在AI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 彰顯資本市場潛力 6月4日則以人工智慧(AI)為題,逾百位外資機構投資人參與,由香港上海滙豐證券分析師夏昱斌主持,讓投資人更了解臺灣產業在AI熱潮下的機會與發展。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說,「臺灣在ICT相關領域扮演關鍵參與者,在生成式AI帶動下,高階晶片、伺服器及周邊零組件需求大增,帶來蓬勃發展的紅利。」 「當前全球進入一個AI賦能的世界,外部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臺灣AI伺服器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占率達99%。」滙豐臺灣區總裁暨滙豐(臺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說,「滙豐銀行在臺是前兩大外資保管銀行,滙豐證券在外資券商交易量排名前十,是少數提供複委託業務並擁有在地專業研究團隊的國際券商,將持續助力台企運用AI數據、供應鏈金融與數位服務,強化外資吸引力。」 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也介紹臺灣在AI產業鏈中、上游扮演的角色、潛力與展望;並邀請集邦科技分析師龔明德講述AI產業轉型趨勢與挑戰,更與創鑫智慧執行長劉景慈進行對談。展望未來,證交所仍扮演增進上市公司與投資人交流的要角,以實體、線上等多元方式推廣臺灣資本市場,打造友善投資環境,持續引資活水推動經濟發展。 ...

2024.06.13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