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這3種「無效社交」不僅讓你難存錢,時間、精力也被耗光光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你看上了別人的資源想去運用,也要看自己能給出什麼樣的有用資源,要不然,別人終究打哈哈帶過而已... 2024.07.24
職場 她投入所有精力工作卻被資遣才明白:工作本身沒有意義,就是為了吃飽 我被資遣了! 「你很努力,但是請你做到明天。」 我睜大雙眼,不敢相信這句話會從老闆口中說出來。一時間,震驚、錯愕、疑惑、痛苦、不安的情緒全部堵上心頭。 「等等我會請行政同仁拿文件給你簽。」老闆說完這句話就離開會議室,獨留我一人。積在眼框中的眼淚終於潰堤,撲簌簌的掉下來。 不到30歲管3部門,薪水翻漲170% 我出身一個標準的公務員家庭,一家4口除了我,其他人全是公務員。爸媽管教嚴格,不僅對成績非常要求,對生活習慣也非常嚴謹。我媽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連這個也做不好,出社會等著被人開除! 」 我從小就被灌輸讀好書、進好校、做好工作的線性成功學,人生只許成功,不許犯錯,最好跟他們一樣當公務員,安安穩穩抱一輩子鐵飯碗。 畢業後,經歷幾次工作轉換,我進到一間軟體新創,擔任社群專員,負責公司的社群媒體行銷。剛進去的時候,20人的團隊擠在一間公寓2樓。公司正處在草創階段,又有金主支持,發揮的舞台很大。 我也繼續發揮我的看家本領:努力。有任何學習資源、講座、書籍,我近乎飢渴的抓住每一個努力的機會,甚至和幾個做行銷的朋友自組讀書會,互相學習交流;我連程式語言都能自學,只為了可以自己從網站上撈資料,以提升我的行銷成效。 很幸運的,入職1年半之後我獲得賞識,晉升為主管,管理底下3個部門、含工讀生共十幾人的團隊,薪水也比我剛進公司時,翻漲了170%。 以當時文組、不到30歲,能領到這樣水準的薪水,我真的覺得自己超級厲害,走起路來都有風、整個人都在發光。下一步應該就是部門總監,薪水三級跳,走上人生的康莊大道吧?我也能登上商業雜誌,成為人生勝利組嗎? 這再次印證我之前學到的經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不過我在這間公司的巔峰,也就在這裡止步了。 做什麼都很努力,卻當不了好主管 俗話說,第一次當主管,是職涯最容易夭折的時候,講的完全就是我。我非常熟悉社群行銷,也做出成績,這不代表我知道怎麼管人。 雖然我依然拿出過去積極學習的態度,讀管理書、上課、聽講座,但人心和臉書不一樣,人心沒有數據,我無法假設、測試、驗證,同事嘴上說好,心裡白眼翻了3圈。每個上班族一定都有類似的經驗。 行銷教我讀數據,卻沒教我怎麼讀心啊! 為了迫使團隊夥伴拿出成績,證明自己是個「有用的主管」,我用很糟糕的方式管理團隊,成為公司裡「有毒的成員」。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做法非常不成熟,也沒有大局觀,更嚴重傷害團隊的士氣和信任。難怪最後的下場會是老闆說的那句話:「你很努力,但是請你做到明天。」 還記得離開公司那天,我就跟電視劇演的一樣,抱著一個紙箱,裡面裝著文件匣、筆筒、杯子和小盆栽,漫無目的的走出公司。 最慘的是,那天還下雨,我都分不清楚臉上濕濕的到底是雨還是淚了。 剛被資遣的第一個禮拜,是我最沮喪的日子,我每天哭著入睡、哭著醒來,醒來就在為過去懊悔: 「為什麼是我? 」「到底哪一步走錯了? 」「我真的跟媽媽說的一樣,被人炒魷魚了,真可笑! 」「我已經這麼努力了,為什麼沒辦法成功? 我是不是真的很爛? 」 當過去一直相信的信念被瓦解時,那種無力感,讓自己好像一個廢棄的塑膠袋,沒有重心,沒有價值,只能被風吹得飄到空中,又落在沒人在乎的髒亂巷子。 幸好,前公司蠻大方的,給了一筆豐厚的遣散費,外加政府發的失業補助,我有一段時間可以不愁吃穿,暫時不用為下一步煩惱。 這段期間,我除了出國散心,也開始對人生和工作感到懷疑: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 只有工作才能賺錢嗎? 如果我不缺錢,為什麼我們要把13的人生花在工作上? 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功成名就是我想要的嗎?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工作是人生的意義嗎? 我到底想做什麼工作? 為什麼人力銀行看來看去,都沒有我想做的工作? 世上真的有同時兼具興趣、意義和收入的工作嗎? 回頭檢視這一年,人生經過一番重新整理,我更加認識自己。 失業後,找到遺失30年的人生目標 過去,我對自己想從事什麼職業始終抱持著不確定,直到待業期間接觸了投資理財,才理解過去對金錢的觀念實在錯的離譜! 加上親身體驗了工作的不可靠:那麼努力、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還是有可能隨時丟工作,真不敢想像,如果到中年才發生這種事,身上有家庭的重擔,該怎麼應對? 所以,我總算撥開了籠罩30年的烏雲,找到人生目標:我要創造一份以我為重心的工作,工作時間更自由、更彈性、更有保障,不再只是用時間換錢。 工作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待業期間,我一直在思考工作的意義,始終思索不出個所以然,直到我撥開烏雲、找到人生目標,才明白工作本身沒有意義,就是為了吃飽。 我不再把工作當作生命的全部(即使我們的社會總是這麼強調),只要持續進步與產出價值,沒有工作並不是壞事,所以,我現在是自由工作者,自由調配工作時間。 我可以平日下午去健身房,不必跟臭烘烘的巨巨爭奪器材;假日得排隊1個小時的餐廳,平日中午可以1秒入座;靈感來的時候,我可以寫部落格寫到半夜,不必擔心明天要早起上班。 雖然收入不多,但是我比上班時快樂太多了。 過去因為太投入工作而失去的時間自由、人生目標、興趣、健康、金錢觀⋯⋯,都在這段時間找回來了。 被資遣是壞事嗎?我覺得不是,我衷心感謝前老闆資遣我,讓我可以從另外一個面向對待人生。 待業期間的好用工具包 有過被資遣與待業的經歷,我整理出待業期間可能會用到的工具: 失業補助:帶著非自願離職證明,到離你家最近的就業服務站辦理,補助最多6個月。如果在6個月內找到工作,還可以領到剩餘補助的一半,做為獎勵。 健保:勞保局部分補助健保費,詳見勞保局法規。 加減賺外快: 填市調問卷賺現金或點數,如集思網、點眾、樂天 Rakuten Insight等網站。 有機車就可以做 Uber Eats、Foodpanda外送。 短期兼差或接案,可以上 Tasker、Pro360和小雞上工等網站。 特別注意:請領失業補助期間,打工收入超過之前投保金額的80%,會扣除部分補助;如果打工薪資超過法定基本工資,就不能領取補助了。 *本文摘自好的文化《感謝失業,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DS_BOX_37665}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