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穿越

共有 900 則相關文章

財經

我投資生涯中經歷過3次大低潮,現在回想起來,每一次失敗的理由都大同小異:在資產高峰時太過飄飄然,失去了平常心,不久後就嘗到樂極生悲的後果。 第一次低潮是投資腰斬,發生在我念書時期,當時某位教授在課堂上提到一檔股票,我聽了之後決定拿出自己存下的一些零用錢。想不到短短幾天,這檔股票就漲了8%。初嘗甜頭的我,開始一股腦兒投入股市和基金。 但不久之後,金融海嘯來了,一年內就蒸發50%以上的資產,我自己存下的錢、家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都被浪頭捲走。 第二次低潮則是破產。出社會後我進到大型金融機構工作,自認為投資能力已經大幅進步,於是嘗試投資海外波動較大的個股。在運氣加成下,有幾年投資年報酬率都超過100%,但也因為如此不小心走上偏路。那時買下一籃子新藥股的選擇權,想賭哪間公司可以取得藥證,然後大賺一筆。 結果,我持有的公司沒有一家順利取得藥證,我和朋友共虧了近2000萬,先前以倍數賺來的財富,在一夕之間快速消失。若算上背負數百萬的貸款,說是破產也不為過。 第三次低潮是前2年發生的,就在2022年到2023年這段時間,我花很多時間投入總體經濟的研究。恰好時逢全球通膨,美國開始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升息政策,因此我決定投資債券期貨,想藉由期貨放大獲利,也是一種槓桿工具。 一開始,我在幾天內就把200萬變成260萬,我心想「這太好賺了!」於是又投入500萬,壓的資金越重,我的心情就越高漲,每天都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的投資能力到了下一個里程碑。 但就在某一天,震撼教育悄悄來到。那時我大約持有600萬的債券期貨,市場原本預期要開始停止升息,於是債券價格在盤前就一路上漲,轉眼我又賺到200萬。沒想到的是,當天央行不按牌理出牌,竟然決定繼續加碼升息,我就從賺200萬,立刻變成賠200萬。 我為了想把賠掉的錢賺回來,頻繁的在債券期貨、那指期貨、道瓊期貨等高槓桿的投資項目中來來回回,有時賺錢、然後又虧錢。最終不僅是白忙一場,還是慘賠超過1000萬元。 賠了夫人又折兵,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自信和自傲是一丘之貉。投資有自信能不受市場氣氛影響,做出好的投資決策,但偏偏自信不小心多了一分,就成了自傲。自傲容易自我膨脹,膨脹到心裡容不下一丁點風險意識,也讓原本有紀律的投資偏離正軌,悲劇就隨之而來。 說了這麼多不堪回首的血淚史,我也從每次低潮中慢慢走出財富低谷,透過反省與等待再次攀上財富的高峰。 你也許會好奇我在低潮中到底體悟到什麼?那就是必須認淸自己究竟賭的是運氣,還是眞正的實力;是算過風險後而做的決策,還是完全被驕傲蒙蔽了雙眼? 槓桿運用不好,只會讓好投資活得不久、爛投資死得更快 雖然3次慘賠都與槓桿有關,但這並不代表槓桿不好,我對它更多時候的情緒是:又愛又恨。還是要看如何正確的使用這項工具。 槓桿像是一個功率放大儀,它無法幫你加分,只能幫你相乘。你給它+1,它可以幫你放大為+100,但你給它-1,它也會幫你放大為-100。 如果我們回顧那斯達克過去1年的走勢,就會發現,雖然全年指數上漲了26%,然而,幾乎每3個月就會發生一次10%左右可觀的拉回。這對沒有槓桿的投資人來說,或許是一個投資路上的小陣痛。 如果是用3倍的槓桿來看,一年4次遭遇資金蒸發20%到30%的回檔,那可笑不出來;而如果是以10倍槓桿來看,那麼不只是笑不出來,而是有可能4次破產! 有趣的是,大家都知道槓桿的風險極大,並不適合投資新手,或是沒做功課的人。但根據《金融研究快報》(Finance Reserch Letters)的一篇研究,作者針對1200位美國散戶進行調查分析後發現,反而是投資知識相對不足,以及具有過度自信傾向的人,使用槓桿工具的比例更多。 如果你問我,什麼時候才能開槓桿?我會說:勝率高的時候。很多人會把槓桿當成以小搏大的手段,但如果勝率低,馬上就會虧回去,甚至一次就直接被掃出市場。 假設不開槓桿時,選股的勝率達7成才算合格,那開槓桿時更要提高到8成才行。這個8成怎麼來?就是好股票掉到好的價位,而且基本面好轉,那也許就能考慮開槓桿。 心態穩定是為了克服心魔,資金彈性則是為了對抗波動。投資時一定要記得控制槓桿,適當保留現金,或是投資容易變現的個股或ETF,讓我們能在情況不如預期時,能更有彈性的調度資金,甚至還有資金可以加碼。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投資的底氣》 {DS_BOX_39349}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4.09

生活

別以為葡萄只能拿來釀酒,當葡萄酒中酒精經過長時間的發酵及醋化後,還能變成酒醋。我搭乘寰宇河輪(Uniworld)在古堡之路起點曼海姆(Mannheim)靠岸下船,再驅車約四十分鐘,抵達杜肯赫芙莊園(Weinessiggut Doktorenhof),這間迷你釀醋廠由杜肯赫芙家族經營,來到這裡不僅能品醋,還藏有一個神秘的美味體驗。 穿過可愛的小花園後,我們被帶入地下室的小房間,每個人拿到一個如鬱金香般的高腳聞香杯,藉以品嘗無花果(Ficus - The Fig)、卡薩諾瓦(CASANOVA)、克莉奧佩脫拉的眼淚(Tears of Cleopadra)、天使的夜吻(Angels Kiss The Night),以及聖達米安香脂(Balm of Saint Damian)等五款不同的特色酒醋。 坐落在普法爾茨葡萄酒產區的杜肯赫芙莊園,周圍是美麗的鄉村與葡萄園。來源:鳳凰旅遊提供 莊園提供手吹高腳玻璃杯,讓大家品鑑酒醋的味道及色澤。來源:鳳凰旅遊提供 導遊分享,在暗黑醋窖裡吸入的醋香,對身體有益。來源:鳳凰旅遊提供 在導覽人員庫頓的解說下,我們得知這五款酒醋,是使用不同水果及香料釀製成,還添加些許蜂蜜,甜度和香氣各顯特色,「前四款就像是套餐,分別對應前菜、主餐到甜點,最後一款與飲食無關,可調節體內酸鹼值,適合做為日常保養身體用。」 園內許多酒醋都是基於古老的配方,甚至還用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醋母來製作,酸度比我們常喝的醋要來得低,味道則比果醋要好得多。庫頓笑說,雖然第二款酒醋是以歐洲情聖卡薩諾瓦為名,但加入苦橙、迷迭香、薰衣草等香料的風味,味道清亮,又沒有那麼甜膩,適合用來搭配蔬菜或沙拉,是他最喜歡的一款。 藥草室見證中古釀酒醋防疫 品醋完,庫頓要我們穿上如僧侶般的長袍斗篷,「歡迎來到哈利波特魔法學院。」接著他帶我們進入醋窖,只有蠟燭照映的昏黃空間,還有神秘的教堂音樂為背景,逼真還原古時候修道院釀酒醋的場景。裡頭的每個酒桶都比人還高,庫頓解釋,「這些是我們的醋發酵桶,都有百年歷史,以前裝葡萄酒,現在裝醋。」仔細看,每個橡木桶上都有標示其使用的葡萄品項,有Ortega、Riesling、Silvaner等。這些酒醋大約需經過六年發酵,釀造過程也如威士忌般,會蒸發一○到一二%的量,其中的「Luxxxuriosus」酒醋,甚至要放到三十年之久,是時間的窖藏。 我們隨著庫頓,穿過數間曲折宛若迷宮般的醋窖後,來到藥草室,在這裡,為什麼要穿著長袍的原因也真相大白。原來早在黑死病大流行時,酒醋是做為醫療使用,藥草室內還有放置一套中古世紀的醫師服,醫生會在鳥嘴面具內塞滿浸漬酒醋的「萬靈藥」,藉由裡頭的香料藥草防疫。 在這裡,我們邊欣賞一罐罐藥草與古藥書,邊試吃莊園手工自製無添加的酒醋果醬。整趟品醋行程走下來,宛若沈浸在古到今的釀醋歷史裡,特別新奇有趣。如果喝不夠,莊園內也提供五十多種酒醋品項,讓想要嘗鮮的遊客可做伴手禮帶回。庫頓透露品醋好處多,但自己最喜歡的酒醋品飲方式,「一早起來空腹時,先倒三、四匙酒醋,加點水一起喝,是我用來開啟完美一天的晨喚儀式。」 {DS_BOX_37596} ...

2024.06.06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