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社會責任

共有 809 則相關文章

減碳ESG

ABC是什麼? 也許是影響力的ABC分類,也許指美國廣播公司(ABC),也許代表英文學習(Tutor ABC),也許是事務的基礎理解,也許指的就是英文。 對於ABC影響力投資(ABC Impact)來說,就是打造一個ABC世界:A活躍(Active)的經濟,B美麗(Beautiful)的社會,及C潔淨(Clean)的地球。這是個多麼美好的境界! ABC Impact是新加坡的影響力VC管理公司,成立於2019,1號基金管理3億美元,2號基金募集已接近6億,投資者有內部也有外部,主要是對影響力投資有興趣的商業投資及大企業。 ABC Impact有個兄弟公司,叫做TTC(淡馬錫信託資本)。TTC掌管的並非商業資本,而是慈善基金。TTC將慈善基金投資在與其慈善使命(無論教育,醫療,扶貧)相符合的項目,並追求投資利潤。這可以幫助慈善機構更有效的運用資源,擴大影響。這個做法非常值得我們慈善&金融機構參考。 ABC及TTC都是淡馬錫旗下的影響力投資管理公司。這兩家管理的資金來源不同(商業資金vs慈善基金),它們投資的資產類別也不同。ABC是創投,專注投資新創或未上市公司。TTC則涵蓋多元資產,包括上市,未上市,及實體資產等。 淡馬錫主權基金成立於1974,今年剛滿50,管理著3000多億美元的資產。2024寫下了第一本永續報告,自詡為世代投資者,始終著眼於未來,並期望為此做出改變。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他們運用投資的力量來促進今天及明天的永續。除了用投資改變世界外,他們也相信不同的資本,包括捐贈,可以發揮不同的促進力量,彼此合作,更能發揮綜效。 因此,他們從20多年前開始,撥出部分盈利,成立淡馬錫信託(Temasek Trust,TT),專注於建構一個影響力相關的生態系,從單兵突圍到集團作戰,相互協作,帶動更大資源,加速永續與影響力,共同對抗人類挑戰。目前已惠及370萬人。 截至目前為止,這個積極向善生態系已經建構了14家機構,分成三大類,分別是:「資產與投資管理」,「社會經濟企業發展」,「公益事業與影響力」。 前面介紹的ABC及TTC就是在淡馬錫信託(TT)生態系的「資產與投資管理」(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類別,運用不同的資金,分別投資在不同類別的影響力企業。 而在「社會經濟企業發展」(SOCIO-ECONOMIC ENTERPRISE DEVELOPMENT)類別裡有3家機構: Co-Axis(Collaborative Action to Xcelerate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加速永續及影響力的協作行動):是個數位平台(也是個市場),影響力投資者及項目可以在此交流學習,分享經驗,並聯繫合作。該平台特別重視催化資本相關的項目,其出資夥伴還包括瑞銀擎天基金及星展銀行基金會。 TTFA(Temasek Trust Foundation Advisors 淡馬錫信託基金會顧問):顧問服務,幫助慈善基金會,家族辦公室、商業公司、慈善機構提供影響力相關的策略及解決方案。 T-PREP:名稱叫做Prep,有「準備」之意。原為因應COVID-19而生,在抗疫期間為社會需求做出支援行動,例如分發口罩,洗手液,及製氧機等等。目前專注強化社會韌性,為未來其他可能的流行病做好準備。 在公益事業與影響力(PHILANTHROPY IMPACT)方面則有9家不同的企業或機構,包括了影響力相關的學習機構(ACC,Asia Centre for Changemakers),UNDP SDG Impact的合作夥伴(CIIP影響力投資與實踐中心,翻譯Coursera課程並大量研究案例),舉辦亞洲慈善高峰會的亞洲慈善聯盟(PAA),研究及推廣(Stewardship Asia亞洲管理),淡馬錫慈善基金會(Temasek Foundation),以及善於串接資源的社會影響力中心(Temasek Shophouse淡馬錫店屋)。 還有兩個研究及執行單位,分別是Mandai Nature(萬禮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及淡馬錫生命科學實驗室(TLL,Temasek Lifesciences Laboratory)。 真是琳瑯滿目,既可各司其職,又可分進合擊。其實新加坡與台灣一樣,並非GSG Impact(影響力投資界的小聯合國)的成員國。但有大機構力挺的影響力投資「國家隊」,在亞洲成為明顯的領頭羊。 其實台灣好像也有不少類似組織,但在取經影響力投資的大道上,這個新加坡的「國家隊」,有效的整合及資源的互補,應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大師兄! 在淡馬錫積極向善生態系裡,還有一家獨特的社會企業Tri-Sector Associates。該企業是亞洲最落力推動影響力投資專有的金融創新:社會影響力債券(SIB)或稱為成功付款(PFS)(註:SIB PFS有些微差異,但基本概念相同,也可合稱SIBPFS),有效促進跨部門及公私協作,幫助政府及慈善機構掌握公共資金運用的效率及成果。 Tri-Sector Associates執行長Kevin陳偉涵及副執行長Kate謝凱程2023專程來台參加台灣影響力投資論壇(TIIF),分享他們在亞洲各國的項目經驗。個案內容不僅發揚影響力投資PFS的精髓,並且有很多有趣的創新與突破,克服跨部門合作的困難。引起了台灣金融機構及中央地方政府的重視與興趣。 今年TIIF 2024特別強調金融創新。Tri-Sector Associates副執行長Kate謝凱程再度應邀前來,包括我本人,不少朋友都引頸企盼他們在亞洲的最新發展。如果有「大師兄」幫忙台灣發展實踐PFS,這將會是台灣第一個PFS案例,也是台灣影響力投資的一大步。 責任編輯:管婺媛 ...

2024.10.10

財經

身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大廠,聯華電子的減碳行動一直動見觀瞻,以實踐2050年淨零排放的路徑藍圖為例,便兼具治理的高度、廣度與深度,除了導入節能減碳製程、生產低碳足跡產品,溫室氣體減量措施,涵蓋範疇一的營運直接排放、範疇二的能源間接排放,乃至範疇三的上下游價值鏈間接排放,不願淪為只做半套的口號,並且2023年更進一步承諾SBT科學減量目標,力求2030年的範疇一與範疇二排放量,要比2020年降低42%,範疇三排放量也要減少25%,接軌國際一流企業標準。 秉持共好精神 「以大帶小」號召供應鏈齊力減碳 節能減碳想發揮真正效益,聯電意識到不能單打獨鬥,必須「以大帶小」組成團隊,才能讓減碳思維與應用解方快速普及,因此2022年正式啟動「供應鏈碳盤查輔導計畫」,投入新台幣近一億元,主動提供顧問資源平台與工具,協助供應商導入組織溫室氣體盤查系統,希望藉由內建的國際標準方法學與資料庫,加速計算當前碳排放量,再提出循序漸進的減碳策略,而執行兩年以來,已累計三百多家供應商完成碳盤查,號召整體供應鏈攜手邁向低碳轉型,達成2030年減碳20%目標。 落實綠色營運 永續治理績效亮點明確又可量化 隨著減緩全球暖化與ESG永續經營,成為企業責無旁貸的使命,聯電時時思考如何降低營運給環境帶來的衝擊,所以近年設定節能、省水、減廢等多項執行方案,也取得明確可量化的卓越表現。包括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唯一且連續二年,榮獲國際CDP氣候變遷和水安全評比「雙A」級肯定;再生能源使用率也從2022年5.1%,翻倍成長至2023年11.1%,逐步邁向2025年25%、2030年50%、2050年100%採用再生能源的終極願景。 打造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 轉廢成金效益可期 除了節能減碳,聯電還致力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尋求廢棄物減量、降低廢棄物處理之耗能與成本、資源回收再利用三大效益,並以實際行動,在南科Fab 12A廠區成立的「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預計2025年啟用後,每年減廢高達1.5萬公噸廢棄物,相當於減少台灣廠區廢棄物產出三分之一,甚至創造約新台幣一億元的綠色經濟產值,包括將氟化鈣污泥回收產出人造螢石,可供應鋼鐵業使用,在邁向經濟與環境雙贏的路上,繼續做出最佳示範。 今年2024碳競爭力百強調查,聯華電子以電子製造業產業榜首,連續三年入榜的碳競爭力百強企業,碳生產力成長率過去三年更是持續成長,其中更獲評道瓊永續指數為全球晶圓代工業第1名。左為經濟部產發署署長 楊志清,右為聯華電子公共事務暨企業訊息副總經理 郭臨伍 ...

2024.12.06

財經

從1994年政府啟動社區營造相關計畫,啟動全台社區發掘文化、社福、環保、公衛、自主服務、防災、環境改造、農村再生等能量後,社區就成為公民社會的厚實基礎。到了2004年,信義房屋以企業的力量,提出凝聚人心、促進鄰里互信的「社區一家」計畫,成為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台灣民間社區營造運動。 社區是家的所在,居民都有想要讓社區變好的各種夢想,而社區一家計畫是一項長期的社會工程,這些年不曾間斷地幫助提案的全台社區圓夢。如今屆滿20年之際,信義房屋特地舉辦20週年暨2024年頒獎典禮,邀請今年度計畫獎助的社區與個人得主,與20年前第一屆得主代表一起慶生。 注資逾5億元 助3464個社區圓夢 社區一家計畫以10年為一個階段,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同時也是社區一家計畫發起人的周俊吉,已經為上一個10年的「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投入兩億元的計畫圓夢基金,連同第一個10年階段,共計注資超過5億元,協助台灣3464個社區圓夢,創下全台鄉鎮市區提案涵蓋率達到100%。 周俊吉在典禮上致詞表示,這些年來,向社區一家計畫的提案者身份,從社區延伸到青年學子、原住民、新住民,甚至也有外國人來提案,而且提案內容也愈來愈成熟,像今年苗栗縣苑裡鎮公所也來提案,以公私合力方式,把社區建設得更好,獲得幸福社區的首獎。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在社區一家20周年頒獎典禮上致詞 過去曾因舉辦公益活動,獲得周俊吉贊助經費的文化部部長李遠,特地親自出席典禮表達感謝。李遠表示,文化部即將推出「百大文化基地」計畫,內容也會導入社造之力,讓每處基地展現最亮眼的文化特色,因此他將會向社區一家計畫取經20年的社造經驗。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也相當感謝社區一家計畫支持青年參與社區行動,並關懷環境、教育、文化傳承、青銀共創、世代傳承等議題。 多年來,社區一家計畫也與農業部一起鼓勵大學生利用專長,投入農村社區營造,為農村注入更多活力。農業部參事黃秀美表示,農業部推出大專生洄游計畫以來,吸引全台大專院校超過100個科系、近7000位學生參與,而社區一家計畫也在社區遍地開花,帶給社區極大的幫助。 近年,活躍於地方創生領域的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則感性地說,信義房屋在成立40周年,支持設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信義房屋以單一民間企業之姿,要獲得社區信任,必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計畫提案,實屬不易。 5組首獎得主 展現社造新能量 今年社區一家計畫總共收到1106件提案,其中在「幸福社區類」,由苑裡鎮公所獲得首獎。苑裡鎮公所的「苑裡童樂會-小小公民的民主練習課」一案,邀請全鎮8所國小的40名兒童,對公所預算提出規畫方案,交由200名兒童投票決議,讓兒童們自小練習溝通、參與公共事務,以及培養公民意識。 社區一家計畫得獎者代表合影-苑裡鎮公所 「深耕校園類」國小師生組首獎得主的桃園龜山長庚國小,該校學生以埤塘為題,提出「長常金黑埤,庚學愛永續」一案,延伸校內的環境教育,由老師帶領學生走入社區,探查在地的埤塘歷史,並學習人文、生態、氣候等知識,尋找與環境共生共存共榮,找回屬於埤塘的榮光。 社區一家計畫得獎者代表合影-桃園龜山長庚國小 中學師生組首獎得主的高雄市立高雄特殊教育學校,因為過去以來在校園裡推動食農教育,就以友善飼養母雞為核心,提出「社區共融的母雞好朋友」提案,讓智能障礙及身障學生透過照顧母雞,到校外販售雞蛋、雞肉,學習融入社區,並帶動社區居民與鄰校學生投入身障關懷服務。 社區一家計畫得獎者代表合影-高雄特殊教育學校 大專組首獎得主的逢甲大學「再寵生活」團隊,則是在「再寵一次」提案中,以回收的廢棄舊衣,製成寵物的服飾、配件、玩具等產品,傳達循環經濟、減少廢棄物的理念,進一步結合弱勢群體的就業需求,創建永續的商業模式。 社區一家計畫得獎者代表合影-逢甲大學「再寵生活」團隊 在「築夢個人類」,獲得首獎的宜蘭三星青年陳子揚,原本有機會成為高中教師,但懷抱對家鄉大洲的愛,選擇回鄉從事社造工作,他以在地開安宮重建一甲子為題,凝聚村落意識,從文獻、訪談在地故事、梳理歷史,帶領大洲國小學生走進社區、認識大洲,並發行實體刊物「村落大代誌」,號召村民參與社造,讓大洲變成「活的社區」。 社區一家計畫得獎者代表合影-宜蘭三星青年陳子揚 社造內容十分多元,皆在引發在地居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工作內容繁雜且吃力。因此,周俊吉也感謝在社區從事社造的夥伴們,由於他們的付出,讓台灣變得更好。展望未來,他強調,信義房屋仍堅持讓台灣社會重拾里仁為美的初心,透過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展開密切的合作,成為地方創生的基礎,讓台灣不再有偏鄉,讓每一個社區都能過得安和樂利的生活。 ...

2024.11.05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