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日本震災

共有 7 則相關文章

國際

日本地震發生之後,有人忙著救災,有人忙著逃離日本;但是,有一群人,他們忙著找房子。 孫偉志,在台灣從事建築工程設計開發的中小企業主,他就是其中一個,日震後第一波搶進東京房地產市場的「勇敢投資人」。 買方危機入市 台灣、中國、新加坡都有 他剛剛用了一億一千三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四千萬元)買下位於東京新宿歌舞伎町七十多坪的辦公室,孫偉志表示,台灣房價現在已經走到高峰,相較之下,日本則是在谷底多年,原本以為地震後會再跌價,「第一個禮拜沒跌、第二個禮拜、第三個禮拜都沒有跌,我就覺得可以買了。」他說。 「大家越來越有危機入市的概念,」孫偉志表示,五月下旬他才又去看房子,感覺市場變得比震前更加活絡,因為日本房屋買賣是出價競標制,他發現競爭對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和香港人,也開始有新加坡人。 新光國際開發董事副總經理林炤旭指出,日本房價一直以來的波動都很小,是一個很成熟、很穩定的市場;地震後讓大家更清楚,東京不動產是禁得起考驗的,「最起碼不會跌,發生這麼大的事都還撐得住。」 這個現象,讓早已鎖定日本房地產的亞洲買家,以更積極的腳步搶進市場。 不過他也特別說明,沿海一帶海埔新生地會有土壤液化問題,最嚴重的跌三到五成,此處才會有拋售潮,但屬特例。至於東京市區內,價格很硬,幾乎沒跌。「很多台灣客人會問,現在進場議價空間是否有變大?我們只能坦白和客人說,真的沒有。」林炤旭表示。 根據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的資料顯示,東京首都圈今年四月新成屋行情,每平方米單價約六十七萬日圓(換算一坪約新台幣七十八萬元),比起去年同期成長了八%,和三月相比也增加了三‧二%。世紀震災,沒有「理所當然」的震垮東京房地產,反而,行情似乎正在上揚。 業者拚布局 旅行社、信義房屋都設點 對台灣的投資客來說,早在兩年多以前就興起了對東京房市的投資熱潮,這次也並未因為地震而減低,業者反而更積極布局。 由台灣旅行社業者廖惠萍和李奇嶽去年跨行成立的東京房東網,一年以來,成交物件金額超過三十六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十二億八千萬元),五月底更在東京新宿區設點。 去年七月跨入日本市場的信義房屋,累計至今不到一年,共成交近八十件,總金額超過七十二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億元),計畫最快今年底再成立分店,以因應越來越多的業務量;新光國際開發日前也成立網路平台,提供台灣投資人日本房產物件資訊。 事實上,過去兩個月以來,雖然價格沒跌,東京的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卻出現萎縮。 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指出,東京首都圈四月新屋供給戶數,比去年同期減少近三成;市場冷清,所有的不動產公司停止一切廣告宣傳活動,「日本人稱作『自肅』,在這個時候,除非客人主動接觸,不然業者不會主動去推銷。」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林彥宏表示。 當地需求改變 安全考量,市區房屋搶手 即使如此,市場的需求面卻已經開始產生變化。根據當地不動產業者觀察,地震之後,東京市區房屋的空置率下降,過去人們喜歡住在生活環境較好的近郊地區,可以接受距離市區上班地點一個小時以上的通勤時間,現在卻因地震、限電等因素考量,為防萬一,有些人會選擇距離稍近的市區。 一場世紀大地震對日本東京不動產而言,出現了冷熱兩樣情,在危機中也醞釀著機會,震醒了沉睡二十年的不動產市場,未來會不會真的造成本質上的長久改變,則有待時間來證明。 ...

2011.06.02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