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新鮮人工

共有 315 則相關文章

職場

從INSEAD畢業之後,我順利在新加坡找到了我人生中第一份全職工作。帶著名校畢業的光環進入職場,一如往常,我凡事奉行「完美主義」。 過去在學生時代,完美主義使我在各個領域都表現的很優異,因為不需要師長push自己,自己對成果就有要求,甚至是吹毛求疵。在別人眼裡已經是滿分的東西,在我眼裡只有80分。正是因為不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我要馬就不出手,一出手時就驚艷眾人。 習慣於這樣的反饋模式,使得我更傾向於花長時間,細膩打磨一個作品。只要這個作品在我心中沒有達到100分,我就絕對不會輕易展示。 然而,大學期間有大把空閒時間可以運用,尚且可以依循這樣的模式。當我帶著這樣的行為模式進入職場,卻讓吃足了苦頭,成為我進入職場的第一課。 完美主義造成的拖延症,讓我的主管急跳牆 在快節奏的管理顧問業,一份任務是以「小時」為基準交付,我壓力劇增,因為這代表我要在極短時間內交付一個完美的成品。 一次早晨,我的專案經理為了一個客戶提案,讓我用2個小時,搜索各大隱形眼鏡品牌商在東南亞市場的電商布局,並向她報告。看似簡單直觀的任務,我卻做的磕磕絆絆,原因是我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資訊太少了,然而我始終認定「找不到是我的問題」,自責心上身,又害怕被經理認定是能力不足,只得不斷搪塞拖延。 專案經理忙於處理其他任務,一時也顧不上,一直到下午3點鐘,拖到專案經理慌了,我才在迫不得已下,向她分享現有搜集的資訊。 看著大量的資訊缺口,我如坐針氈。 沒想到,經理卻說,「資訊不足本身也是一個洞見,代表市場不構成體系」,接著她帶著我一起看著有限的資訊,試著找出其中的規律,總結成客戶可以消化的要點。 我這才發現經驗帶來的壁壘,專案經理知道怎麼包裝,讓極其有限的資訊也能點石成金。假如我早點溝通,讓經理提出她的建議,或許就不用讓她在最後關頭心急如焚了。 職場講求合作,而非個人秀 我反思我拖延的原因,正是因為完美主義使我對自己的成品有要求,而成品還不到位時,害怕自己會「出糗」。然而,職場不是個人秀,在乎的不是個人的優勝劣敗,而是團體的成功。如果因為害怕自己出糗,而遲遲不把現階段的「半完成品」給更有經驗的人過目,即時介入調整,反而耽誤了團體的進度。 我相信這類情況絕不止在我身上發生,在初入職場的好學生身上特別常見,因為過往被經常稱讚「表現不錯」,於是對自己的期許越來越高,不允許自己犯錯。 將上司給到的任務,視為老師交代作業般對待,要把作業寫好才能提交,因此遭遇問題時也不好意思打攪主管,自己悶頭鑽研,成果假如不錯尚且能被原諒,然而最常見的情況是,花了更長的時間產出,結果還不是主管想要的那樣,形成雙輸。 我從科技產品發表的迭代中,放下了對於完美的執念 2022年底,ChatGPT的問世震驚全球,吹響了AI全民化使用的號角。然而一開始,研發ChatGPT的工程師們都認為發布的模型是不完美的,但是,他們要告訴全世界,「他們做出來了,他們是第一個!」 我相信研發ChatGPT的工程師們也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但假如OpenAI過度執著於創造一個一開始即「滿足所有需求,無懈可擊的產品」,而遲遲不發布模型,可以想見的是,他們可能會被其他公司捷足先登,或是長期陷在自己的思維中,而與市場需求背離。...

2024.11.16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