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文創

共有 1032 則相關文章

國際

最近全世界在不同文化創意元素的跨界上,出現許多有趣的案例。找對跨界策略不僅能創造出獨特的價值,更能開拓出新市場。 李安電影融合東西方元素、寶格麗打進旅宿業音樂、電影、奢侈品牌⋯跨界案例一次看 美國流行音樂大獎葛萊美獎,今年年度專輯由流行女帝碧昂絲(Beyonce)的「牛仔卡特」(Cowboy Carter)獲得。碧昂絲以非裔身分,詮釋被視為白人音樂的鄉村音樂,大放異彩。 張惠妹也曾以卑南族族名「阿密特」(Amit)推出跨界專輯,一改過往華語情歌風格,打開搖滾新曲風,該張專輯中的《黑吃黑》、《好膽你就來》等多首歌,成為她的經典歌曲。 2018年電影《瘋狂亞洲富豪》導演是美籍華人朱浩偉,有著美國與亞洲的觀點。電影雖然有一點超越現實,不過他成功融合好萊塢元素和東方傳統價值,電影叫好又叫座。 其實類似的文化跨界手法,電影大師李安在二十多年前就玩過。他的《臥虎藏龍》融合中國武俠和西方好萊塢手法,成功獲頒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樹立今日地位。 另外還有一類跨界屬於「異業結合」。舉例來說著名經典品牌寶格麗,在全球開了一系列高檔精品酒店,將精品文化風格和旅遊結合。 另外一個經典例子是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的合作,結合奢侈品和現代藝術風格,並融合東西元素;瑞典快時尚品牌HM後來也效仿,與德國時裝設計師、老佛爺Karl Lagerfeld合作,結合奢侈時尚和快時尚,不僅引起轟動,也提升自家產品形象。 《勸世三姐妹》登百老匯跨文化作品如何成功?有本土味+國際元素 最近亞太地區成功的文化跨界,還得提到中國2024年爆紅的單機遊戲《黑神話:悟空》,以及今年農曆春節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它們都是取材自古典文化元素,但以現代遊戲或電影形式重新呈現,是中國軟實力文化成功跨界的範例。 我最近還看到一個新聞,台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這何嘗不是一種文化融合?難得的是該舞台劇能輸出海外,透過不斷改編、緊抓具普世性的生死議題,讓外國觀眾不僅看得懂,也深受感動。 文化跨界的成功關鍵在於,找到共通價值、保持創新精神,同時兼顧商業可行性。相較於《勸世三姊妹》,《斯卡羅》、《返校》雖然品質優良,但因聚焦於本土的歷史脈絡,缺乏文化轉譯,難有跨文化的共通點,因此難以走向國際。 台灣創作者需要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時,思考如何融入更具國際視角的元素,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3.05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