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撇步

共有 367 則相關文章

財經

台積電一股衝上千元,買一張要100萬元,普羅大眾即使看好台積電後市,但也恐望股欣嘆;不過,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投資人還是可以透過融資買進台積電,資金不足的小資族則可運用:零股、個股期貨、個股權證、含積量高的ETF及半導體為主軸的科技主動型基金,還是可以參與台積電行情。 一、零股投資人已開始習慣用零股買台積電及存股,近年零股持有者人數越來越高;根據集保股權分散表統計至今(2024)年7月5日為止,台積電1,000股以下持股者共823,890人,持有128,942,889股,占集保庫存數比例0.49%。零股可盤中交易或盤後,對投資人而言是相當方便。 二、個股期貨除了台積電期貨(CDF)一口表彰2,000股之外,臺灣期貨交易所還推出小型台積電期貨契約(QF)一口表彰100股,也十分受到投資人青睞,7月5日成交量合計4,968張,進入個股期貨前十名之列。 小型台積電期貨交易價格為:成交價×100元×13.5%;交易稅是買價或賣價X0.00002,隨台積電股價1,000元以上的每檔跳動也是5元;小型台積電期貨漲跌限制。 小型股票期貨漲跌1點為100元。小型股票期貨交易損益算法:賣價 – 買價 × 100元(不包含手續費及稅金價格) 三、個股權證台積電權證也一直被投資人青睞,近期以來的單日台積電權證成交金額約占台積電交易金額的1%左右;以7月2日台積電成交金額約251.6億元,其權證交易金額達2.8億元,約占1.14%;7月5日台積電成交金額約198.5億元,其權證交易金額達2.1億元,約占1.07%。 權證發行商提醒投資人,台積電過往單日漲跌幅不大,挑選權證以靠近價平較易隨現股價位起伏而有波動幅度,但台積電現在股價達千元後,漲跌一檔為5元,波動幅度加大,想利用權證槓桿者可放寬挑選幅度。 四、含積量高ETF雖然今年以來的高股息ETF受到投資人追捧,但近期是台積電主導行情,所以,應該挑選持有台積電比重高的ETF。 台股原型ETF持股情況,共有27檔持有台積電,占比一半;持股比重介於3.1%至62.7%間,最高的是富邦科技62.7%,富邦台50和元大台灣50台積電權重約54.6%,而元大 MSCI 台灣、富邦摩台、元大電子、富邦公司治理比重都在四成之上。今年也拜台積電行情之賜,前十強原型台股 ETF 含息價格漲幅都超過四成,依序為富邦科技、國泰台灣5G+、富邦台50、元大台灣50、元大電子、永豐智能車供應鏈、中信小資高價30、富邦摩台、元大 MSCI 台灣、FT臺灣 Smart,共同特色是含「積」量都在三成以上。 如果以半導體 ETF 來看,新光臺灣半導體30持有台積電權重約32%,兆豐台灣晶圓製造及富邦半導體持有權重約26%上下,中信關鍵半導體有21%左右。 五、科技主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操作通常較 ETF 靈活,因此,也可挑選主動型基金,但也應以科技型且非中小型基金為優先,畢竟追著台積電行情跑,在震盪加劇下的操作宜更為靈活。 操作策略上,選擇小型台積電期貨契約或台積電權證,操作應該是偏向短線進出,權證有時間價值流失的成本且槓桿比例可能較高,小型台積電期貨契約也不適合長期持有。 如果是零股或含積量高的 ETF 則可暫時不擔心停損,拉回反而可能是加碼時機,因為法人多數評估台積電今、明兩年成長性可達兩成以上,尤其除AI 伺服器等之外,AI PC及手機,甚至是電動車等對晶片需求越來越高,對台積電業績成長都有正面助益,所以,千元股價可能是台積電的地板價。...

2024.07.08

職場

當一個人決定換工作,薪資談判往往是最令人緊張害怕的部分。國外薪資調查網站Salary.com指出,有將近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因為恐懼和缺乏專業技能,從不進行薪資談判。 然而,卡內基美隆大學經濟學家琳達·芭布科克(Linda Babcock)表示,如果你在職涯初期不談判薪資,你這一生損失的收入將達100萬至15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200萬元到4700萬元)!」 面談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說錯了,都可能會影響你未來的職涯,甚至讓你無法獲得理想的薪資待遇。高盛前人資分享了幾項薪資談判的小技巧,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面試期間,蒐集談薪資的籌碼 現年31歲的香奈兒.豪爾(Chanelle Howell),是紐約的人才招募專家,她曾經在高盛、橋水基金、以及自己成立的顧問公司面試過上百人,她認為談薪資最重要在於「事前準備」,也就是累積談判的籌碼。 她建議大家在面試中提出一個問題——假設你今天面試的工作,年薪在10萬美元至15萬美元之間,初期的面試就可以問:「您能告訴我,應徵者的哪些技能和經驗,區分了年薪10萬美元和年薪15萬美元的差別?」 豪爾解釋,這樣一來,你就能知道這間公司「開薪資」的背後邏輯,以及他們在找的專業技能是什麼。換句話說:「讓他們給你資訊」,讓你在最後階段,有更高的機率拿到理想薪資。 再加上近期美國許多州通過《薪資透明法》,強制雇主列出職位的薪資範圍,因此你可以在面試前事先調查好市場行情,蒐集更多資料。 「關鍵是在面試過程中,再三的巧妙提到,自己擁有符合高薪的專業技能與經歷,」豪爾說,這可以讓未來雇主量化你這個人,讓你更有資格錄取。 一旦確定能拿到Offer,就可以進行薪資談判。豪爾說,受過她訓練的人,談判薪資「每次都奏效」。最近就有一位從事行銷的客戶,成功將最初的薪資提高了20%。 談薪資別說這幾句話 經營模擬面試平台的艾琳‧勒納(Aline Lerner)則分享了薪資談判時的大忌,如果你向面試官說出這幾句話,很可能會讓你錯失談薪資的好機會,甚至失去一份好工作。 「我真的非常需要這份工作」 這句話透露了你多渴望這份工作,會間接削弱你在薪資談判的籌碼,可能讓雇主開出較低的薪資。 「我上一份工作的薪資是⋯⋯」 勒納表示,建議大家在談判中避免提及過去的薪資,可能會限制薪資未來的增長空間。而且,雇主可能會開出差不多的薪資。 「其他公司給我更好的薪資」 當你同時面試多間公司,就算是事實,直接提到這一點也不太恰當,會讓雇主懷疑你的忠誠度,或者對你的談判態度感到不悅。 「我只是為了錢才來這裡的」 這句話同樣不妥,這不僅會讓雇主認為,你對公司的價值觀和使命感缺乏認同,對公司沒有足夠的忠誠度,會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 「我只是想在這個行業中穩定下來」 這句話傳達出,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更高的追求,可能會讓雇主對你的潛力產生懷疑,進而影響到薪資談判結果。 「我可以接受任何薪資」 這句話顯示你缺乏自信和價值觀,可能會解讀成對自己的能力沒自信,進而壓低了薪資。 勒納坦言,人們常常認為談判就是說正確的話,但現實情況是,談判的關鍵就在於準備,以及個人影響力。 事前蒐集資料,在談判時才能運籌帷幄,也不要過早透露不利於自己的資訊。她強調,可以在面試期間多聽少說,盡可能「被動式收集資訊。」 資料來源:CNBC、FastCompany、PayScale 核稿編輯:吳和懋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2.26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