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沒有下跌,何來上漲?接受波動,長抱20年反保本 你對股市感到恐慌嗎?今夏台股暴跌,加上悲觀投資人誤判情勢,看空市場,許多人紛紛尋求避險。此時此刻,宣稱能有類似股票的高成長又能保本的投資策略,顯得特別誘人。 然而,保證保本又成長的投資,就跟世界和平和零卡鳳梨酥一樣,都是天方夜譚。不過,仍有許多人在推銷這種看似美好,卻注定失望的產品,尤其是現在。 成功的投資必須設定合理的目標和期望,意即追求成長和保本無法同時並存。然而,實現資產成長卻可能意味著兩者長期可以兼得。很奇怪嗎?請聽我解釋。 近期,對全球戰爭的恐懼、日圓套利交易平倉、台灣房市過熱、央行反應過慢、美國選舉亂象以及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等,導致股市波動加劇。這一切都讓「保本」聽起來非常誘人,但對多數人來說,保本並非明智之舉。 保證保本又成長的投資,就跟零卡鳳梨酥一樣,是天方夜譚。——費雪投資創辦人肯恩.費雪(Ken Fisher) 別迷保本,有波動才有多頭 因為,保本的真諦是投資組合永不貶值。要做到保本,意味著消除一切的潛在波動,像是今夏的股海翻騰。 但波動不等於下跌。上漲一%和下跌一%都是波動。從歷史上看,股市往往漲多於跌。一旦消除下跌的可能,上漲的機會也將隨之消失。 以歷史最悠久、資訊最準確的標普五百指數為例,消除波動性代表你會錯失一九二六年以來占總月份高達六三・一%,總年份七三・五%的多頭市場! 同理,你也會錯過一九八七年以來,占台股總月份五五・六%、總年份六九・四%的漲勢。 真正的保本僅限於類似準現金的投資工具,長期獲利極低,長期成長缺席!光看台灣各銀行的存款利率仍然很低就知道了。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差不了多少。同時,二○二二年全球債券市場崩盤已經證明了,債券並未擺脫波動性。 再看通膨數據。自一九五九年有紀錄以來,包含一九七○年代中與八○年代初的高峰,台灣的年均通膨率約為三・八%,過去四十年則為一・六%,而今年八月則較去年同期上升了二・四%。 在撰稿當下,台灣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為一・五六%、三十年期為一・八一%,皆低於當前通膨水平。資金被鎖死十年、三十年,還得靠通膨降溫才能獲利,簡直糟透了! 再看美國十年期和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分別為三・八一%和四・○六%,只勉強小贏長期平均通膨率的三・五%。一旦通膨升溫,淨收益就會被一筆勾銷。 記住,再溫和的成長都需要一定的波動性。沒有下跌,何來上漲? 因此,在短期投資目標上,勢必無法兼顧保本和成長,其他說法都是大錯特錯。他們不是太傻,就是在推銷價格高昂,但回報有限的產品;最糟的情況是,他們可能是設下龐氏騙局,吹噓「只漲不跌」的騙子,例如惡名昭彰的im.B創辦人曾耀鋒,以及美國的伯納.馬多夫(Bernard Madoff)。 想要越多的成長,就要預期面對更多的短期波動。事實就是如此。想獲得高流動性的成長,就要做好迎接波動的準備。否則,請降低你的預期回報,並重新考慮調整目標、儲蓄率和支出率。 短期重挫,更須放長線釣大魚 所幸,保本和成長雖無法合併成單一目標,長期來看,追求成長卻能達到保本的效果。這是怎麼辦到的? 答案在於滾動報酬。若以二十年為單位,美股從一九二五年至二○二三年共有七十九個連續滾動的二十年區間,在這段期間,二十年滾動報酬率從未出現負成長,長抱二十年的平均總報酬高達八○六%。 台股也不例外。自一九八七年以來,二十年區間滾動報酬率不曾下跌,平均亦有二○九%,相當可觀! 過去的表現雖無法保證未來的成功,但它為我們提供了合理預期的基礎。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人性不會放棄逐利,因此我們相信,股票仍將繼續帶來優越的長期回報。 儘管可能偶有短期重挫,未來二十年,多元化的股票投資組合將有望成長,甚至迎來巨幅成長。 把眼光放遠,你將會看見,在實現大幅成長的同時,你也實現了保本,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追求成長的投資策略。純粹的保本意味著遏制或限制成長機會,最終你的資產恐將慘遭通膨侵蝕,落得保本、成長兩頭空。 任何宣稱保本又成長的投資話術,都是信口開河。如果聽起來好到難以置信,像是零卡甜點或保證世界和平,那它幾乎肯定是假的。 (編輯●王茜穎) ... 2024.09.12
職場 40歲工作安逸穩定,突然有更大舞台職缺來挖角,該接受? 顧問告訴我,他出來創業之前,想的不是自己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在停損期限過後,倘若仍然虧損,「我可以很坦然的接受自己創業沒有成功的事實... 2024.05.29
職場 常教學生時事英文,被問為何不提台灣政治?他:觀點自己養成,別輕易接受大人見解 我們當然不會沒有政治故事跟學生分享,但身為教學者,只能鼓勵他們自己多閱讀,不要輕易接受包含我在內的大人... 2024.05.23
職場 立場再正確,也不代表客戶要接受⋯一名資深公關的體悟:我可能錯了 衝突的緩衝地帶:接受自己可能錯了,將「人」與「行為」分開 直到我看了《我可能錯了》,從中汲取到極為受用的觀點...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