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強大

共有 4640 則相關文章

焦點

商周碳競爭力100強調查說明 商周與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自2022年起舉辦「碳競爭力100強」調查,初衷是希望找出在法規還未強制要求下,有哪些企業已經跑在前面,提前備足未來所需的「碳競爭力」,時至今日,更希望看出哪些企業「持續成長」。 本調查中有2部分,公開資料分析及問卷評分,2部分中的各指標分數相加後,總分為100分,總分越高,碳競爭力越強。本調查按照總分排序選出百強。 公開資料由商周主動蒐集公開資訊觀測站、企業永續報告書上的量化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產業分類為準,依同產業企業相對表現進行評分,此部分共占總分70分,本次篩出過去3年有完整連續碳排資訊且出版永續報告書的企業,共447家。 問卷部分由商周先發出邀請通知,再由企業主動填答,並依照填答內容進行評分,此部分占總分30分,無填答者以零分計算,本次共回收181家問卷。 最後以各產業企業家數做為權重,取出碳競爭力百強名單。公開資料及問卷說明如下: 一、公開資料,由評審團選定5項指標,再由企業之永續報告書、公開資訊觀測站之資料進行計算。 1、碳排增加率:2021至2023年之範疇1+2(編按:範疇1為來自製程或工廠的直接碳排,範疇2為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熱、蒸氣等能源利用的間接碳排)的碳排平均增加率,此數字越大,得分越低。 2、碳生產力成長率:2021至2023之1+2的碳生產力平均成長率,此項目乃比較2022+2023年與2021+2022年之平均碳生產力,數字越大,得分越高。 3、減碳承諾度:按照國際指標SBTi的標準,依已申請並設定目標、已申請並立下承諾、未申請等3類別,分3級給分。 4、管理階層:依企業永續或環境工作之最高負責層級給分。 5、範疇3碳排:企業是否已揭露範疇3碳排(編按:範疇3包含員工通勤、商務旅行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的所有間接碳排)。 二、問卷調查 由台大風險中心研擬13題組,內容涵蓋「淨零目標、減碳計畫、揭露準則、低碳創新、再生能源使用、針對碳費及碳權的規畫」等面向,希望檢視企業的實際減碳作為。 圖表製作者:程莉茜 圖表製作者:程莉茜 調查合作夥伴: ●評委名單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羅時芳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商周CEO學院院長邱奕嘉 ●研究合作團隊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亞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郭雅婷台大風險中心資深助理研究員趙怡萌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台大風險中心研究員卞中佩 ...

2024.11.14

職場

我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時候,有近2年時間被外派到中國擔任財務經理的工作。 由於公司當時在中國投資及生產金額非常龐大,不僅為當地創造財政收入,也能增加就業機會,因此政府給予公司許多的優惠政策和措施。 身為我老闆的財務長,在公司草創的時期,常常必須要在政府的各個不同單位之間,為了取得這些優惠政策和措施東奔西跑。 所以,我很自然的被指派為財務長的代理人。既然是代理人,那麼理論上財務長被授予的任何工作,當他不在公司的時候,我就必須責無旁貸的承擔。雖說要承擔,但心裡總是希望能夠風平浪靜,沒事就是好事。 就有一次,總經理交辦重要工作給我老闆,請他做一份給法人的投資報告。沒想到我老闆在出差時,竟然忘得一乾二淨,並且沒有交接給我和團隊。 後來當總經理臨時把我叫到辦公室,向我要這份投資報告的時候,我一整個人呆愣在他面前,不知所措。 雖說完全不知情,但也不想直言是老闆忘了交接給我,畢竟這是我們團隊自己內部的溝通問題。所以我只得硬生生的道歉。沒想到總經理聽完之後,可能是因為再過兩天就要交報告給法人,一整個情緒開始暴走,然後拿起桌面上檔案,用力往牆上怒擲。 我接著深呼吸幾秒鐘,開始把地上所有文件收集起來,平平整整放到他桌上。 然後,對著他,再次表達歉意,並且請總經理給我5分鐘,和他再做一次確認,有關製作這次投資報告的內容。或許是暴怒之後的清醒,或許是因為我沒有情緒的反應,以及冷靜理性的態度,讓總經理理智拉回了現實。 總經理花了將近10分鐘時間,和我把所有投資報告給理了一遍。我甚至用鉛筆在空白的A4 紙張上面,直接把所有報告,用「草圖」的方式給全部勾勒出來;讓總經理可以當場立刻確認我的認知是否正確。 看到總經理點頭的那一刹那,我的心安了一半,並抱著那疊草圖,告訴總經理說:「不知總經理中午是否有空?現在離中午還有將近2個小時,我會先把內容製作完畢,午餐時再和總經理做第二次確認。」 或許總經理沒想到可以這麼快在中午就能看到第一版,也或許他被我的積極所感動。因此他點了點頭,而我也在確認他首肯之後,走出辦公室開始我的簡報製作,然後開始將格式進行優化和美化。 就這樣,一場風暴在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下結束,而我也在密集的和總經理溝通當中,利用不到一天半的時間,完成了這份總經理迫在眉睫的報告。 後來秘書們都口耳相傳,說我的情緒管理特別好,真的很難得。聽到這樣評價,我心想:「難不成要和總經理惡言相向,又或者是幹一架,拚個你死我活?」 被罵的人受傷,罵人的人又何嘗不是傷得很重?有人可能會問:「罵人的人,哪來的傷?」 不管是國家,又或者是公司,團結才會力量大,而團結關鍵,就是人心向背;如果因為不當罵人,又或者是言語損人,而失去人心,這當然是「傷」。 我的好友李佳達,他是泰山彈簧股份有限公司CEO,有次特別和我分享他的一段名言: 倘若沒有處理善後的能力,那就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 從我第一天認識他開始,不論在職場、在生活,或其他任何場合,他都是我最敬佩能拿捏好情緒分寸的人。 就像老子《道德經》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察言觀色,控管情緒;不僅利己,也能利人。 思考練習 回憶有沒有在溝通的時候,不管是自己或對方因為沒有察言觀色,以致於讓彼此情緒失控,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同樣事情如果再來一次,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可以來面對? *本文摘選自幸福文化《人生成為》 {DS_BOX_38238}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9.27

職場

我一位朋友,暫且叫他阿忠。第一次在工作上認識他時,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無論合不合理,只要主管交代他做什麼,他總是笑笑的說:「好。」 他好到我想找他的小把柄也找不到。哪怕一絲絲抱怨,他也從來沒有過,他的樂觀態度已經超出我的認知極限。 外表樂觀,其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悲哀 有次與他吃飯閒聊時,我特別向他請教,要如何像他一樣「樂觀」。我甚至開玩笑的說,想必你爸媽給你很多愛,才讓你有辦法用這麼開懷的心胸,去面對不公平的對待。 阿忠說,小時候家境曾經好過一陣子,當時他父親在外經商,家裡過著小康生活。但和許多電視劇的情節一樣,父親經商失敗,他回到台灣想重新出發時,又不幸的診斷出癌症末期。 阿忠父親的病情惡化得很快,沒多久就離開他們了,那時候阿忠也才十幾歲。父親走後,接著母親也因為身體過度操勞,很早就開始洗腎。為了生存,阿忠只能邊念書邊打工。 我緊接著問:「你沒有兄弟姐妹嗎?」 阿忠回答說:「有,一位弟弟。」 我緊接著回:「還好你還有弟弟,不然壓力都會在你身上。」 這時,阿忠又給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說:「這個弟弟有跟沒有都沒差,他並沒有因為家裡的狀況而去工作,反而在外偷、拐、搶、騙,時常進出監獄,也算半個公務人員。」 我想,這種人生開局換作是我,我馬上翻臉不玩。但,這是人生啊,不可能說不玩就不玩。 於是,我以謙卑的心問他:「這樣的人生,你是如何造就出這種樂觀態度?」 阿忠說:「我的人生無法讓我停下來自怨自艾,想改變的話,就是往前走。」 用爛牌,一步步打出好牌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有段時間沒有跟阿忠聯繫了。就在前幾天我們通上電話,他與我分享,幾年前,他和太太在新竹買房子了。聽到這樣的消息我實在太開心了,喜悅的程度就像自己買了房子一樣。 以他的人生開局,能努力的活著,並建構出完整的家,很難想像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如此。 他又分享了更令人喜悅的事,幾年前他和太太認養了一位小孩。而這個小孩的家世背景也很令人心疼,媽媽很早就離開家,只剩下他與爸爸,但爸爸卻因為用藥過度導致精神恍惚,完全沒有能力撫養小孩。 因為緣份,讓阿忠夫婦遇到這位小孩,他們決定讓這位小孩在有愛的環境下長大。這位小孩表現也很優異,去年還代表學校參加演講比賽。 環境,是影響未來重要的關鍵 阿忠並沒有因為家裡的狀況讓自己悲觀,反而用樂觀的心態,透過選擇和行動,創造出有利於自己的環境。 那位小孩也是。如果小孩持續待在原生家庭,未來發展或許不會那麼順遂,但阿忠夫妻倆努力塑造出更好的環境,讓小孩能跟他們一起活得更好。 這個故事,朋友允許我寫出來,因為阿忠能影響我,一定也可以影響其他人。 阿忠能,我們不能? 生活中總是不乏有人在享受著生活同時,也忙著自怨自艾,只想著跟過得比他好的人較勁。似乎只要成為受害者,就能順理成章的躺平。 但是,世界的另一端,有人不會因為人生開局很爛,就接受他的結局,反而盡力活得更精彩。 他們為什麼可以這樣?因為他們「藉由選擇,往更好的方向走;實際行動,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環境」。 最後,如果你正面臨人生中過不去的坎,希望阿忠的故事能為你帶來啟發。不要總是怪罪開局爛,要要專心打出一場好結局。 *本文獲「懸緝」授權轉載,原文:從糟糕開局到美好結局,阿忠的逆襲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8.24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