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延禧宮略

共有 11 則相關文章

焦點

來源:截圖自雅虎新聞網站 周末的巴西男熱吻事件,將「巴西男孩遊台灣」的新聞聲量推到了最高峰。雖然我們都在心裡嘀咕「這到底甘我什麼事?」,也只好幫電視新聞找個藉口,大概是因為假日沒什麼記者跑新聞,沒什麼好報的,只好用娛樂題材讓大家茶餘飯後磕牙一下;沒想到這巴西男孩話題竟然持續延燒、加上(已經狂報了半年的)圓仔話題,還有黃色小鴉(連洗個外皮都可以做三則新聞),就算不想關心這類垃圾訊息,電視新聞就是充斥著這些主題的連番轟炸。大埔案呢?遠通呢?兩岸服貿呢?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都報到哪裡去了? 於是網友們又對電視媒體發怒了。 台灣電視新聞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網友對新聞充滿垃圾的不滿也不是一兩天了,然而可笑的是資深媒體主管在報紙社論上寫出電視的四大問題,電視媒體高層指責電視新聞的不是,ㄟ…怎麼好像自己打自己的臉,這哪招! 電視新聞為什麼這麼喜歡報導小鴨、圓仔與巴西男的一舉一動?因為這些新聞畫面除了相對好做之外,鄉親們還真的愛看。熱情巴西男下鄉的行程各大新聞媒體一清二楚,小鴨與圓仔更是在固定的地點,而且還不會亂跑很好拍;用這些內容來塞滿新聞台的一小時,數據會說話,CP值相當不錯,而且還不會有獨漏的壓力。比起努力跑獨家也不會加薪、狂追弊案又怕得罪五路財神,大家都是領薪水過日子的,輕鬆一點對同事對同業都很好嘛。 新聞媒體得了這種病其實沒藥醫,因為這種不用動腦思考的內容讓大部分的民眾都很買單,看久了觀眾也忘了原本所謂的「新聞」應該是什麼,漸漸變得像殭屍一樣單純好操弄,對沒營養的資訊通盤接收。不想染上這種病毒的人只能靠自己產生抗體,主動尋找有營養的內容,進而去影響或教育身邊的朋友。我們應該在腦中分類,將不重要且不必要的內容自動轉台或略過,做到三不一沒有「不觀看不點擊不回應,沒有別招」,才能有機會逆轉電視媒體的惡習。雖然可能要花上數十年才會看到成果,但如果現在不這麼做,台灣的下一代依然會被這種腦殘新聞繼續轟炸。...

2014.01.07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