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安全感

共有 1264 則相關文章

財經

黃金的核心屬性是避險,但能提供避險功能的資產不只黃金,例如美元、美債、白銀等,也具有相似特性。那麼,為何唯獨黃金能保持「瘋牛」走勢,屢創新高?我們大膽假設,目前全球經濟格局,可能因川普一連串的「操作」而面臨重大變革。 在這場變革中,黃金可能成為最大受益方;而以美國信用與國際霸權為核心的美元、美債、美股等資產,恐將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打擊。 為何避險資產選黃金不選白銀? 白銀的中長期走勢與黃金同步共振,但由於超過一半以上的白銀被用於製造業(如電子、化工、醫藥等),因此其避險屬性不純粹。當全球避險情緒稍有降溫,就容易動搖持有者信心,導致價格大幅回跌。 另一個因素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白銀價格被炒高,最高來到每盎司49.79美元,之後則出現「滑鐵盧式」的崩跌。漲跌劇烈之間,長線持有者信心受創,投資屬性逐漸被「短炒」所取代。 全球經濟格局恐出現變化 長期以來,全球的經濟格局是美國一枝獨秀,歐洲為次之。歐美是高階商品的消費地和科技的孵化地,亞洲則是組裝與代工中心,憑藉人力與物資成本的優勢建立競爭力。如果這個格局持續穩定,那麼人們只要投資美股、美債,就不需理會黃金這種「不生息」的資產,因為持有美國資產本身就等於持有最高信用。 若是美國「最高信用」地位出現裂痕,情況會如何?答案很簡單:市場將尋找新的高信用資產。 事實上,黃金並非自2025年才開始上漲,而是從2016年就已展開多頭走勢。那一年,發生了英國脫歐事件。如果留在歐盟對英國經濟有利,人民富裕,英國會選擇脫歐嗎?答案是否定的。脫歐的核心原因是:英國在歐盟中無利可圖,還需分攤其他國家的經濟風險。 如今,川普不再堅守傳統的盟友關係,對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國接連出手,其邏輯也是「無利可圖」,甚至受其拖累。 既然原有體系無法再為己所用,川普自然尋求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在這個架構中,歐美不再單純是消費地,亞洲也不再是唯一的製造基地。產業鏈的上下游,不論高或低附加價值,都要重新回到歐美手中。 川普的貿易壁壘若成真 川普的政策方向暗示了,未來歐美將朝「內部消費、內部循環」發展,類似「內循環」模式。這個轉變需透過「貿易壁壘化」來完成,正是川普近年來的主要操作手段。 然而,失去歐美消費市場的製造型國家,將面臨商品滯銷、產能過剩、失業與經濟衰退等風險。 當全球各國不再是彼此連結的貿易網,美元這種流通與貿易貨幣的重要性自然會下降。此時,黃金這種歷史悠久的貴金屬,反而成為各國央行爭相儲備的對象。 畢竟,一國的貨幣最終需要有錨定物支撐,當美元主動退出舞台後,黃金或許是唯一能夠承擔此角色的資產。 *風險提示、免責條款特別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內容僅代表分析師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請勿將本報告視為唯一參考依據。在不同時期,分析師的觀點可能會發生變化,更新內容不會另行通知。 *本文獲「ATFX」授權刊登,原文:央行瘋狂囤金!揭秘黃金價格飆漲的隱藏原因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4.22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