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退休生活怎麼過?70歲長者的一日作息:建立固定儀式、只做想做的事 《湖濱散記》的作者,同時也是思想家的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說:「和自己處得好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 我也是從工作退休後有了餘裕,這才找到了能夠自己開心生活的方法。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養成能夠讓我心情好的習慣,好讓我能夠開心過生活。 退休族的一天生活 早上起來我會以祈禱做開始,每天早晚量體重。這是我從結婚前就有的習慣。如果體重有變化,就調整進食量。 喝一杯水。做20分鐘左右的伸展操。不僅有益於維持體態,也能維持敏捷度。伸展時我會打開晨間新聞。 伸展後用早餐。通常早餐我會吃酸度低的水果,再用雞蛋和熱牛奶補充蛋白質,除此之外還有燕麥餅乾。 到了下午,就算沒有事要出門,我也會外出。搭配好衣服色系,準備外出。彷彿像上班一樣,維持適當的緊張感。適當的緊張感對身心健康有益。把自己的外表打理好,就算突然需要外出,或出現突發狀況,也能輕鬆馬上出門。這個習慣能夠預防姿態垮掉,所以我喜歡。 傍晚通常我會根據固定規律行動。回家後整理該整頓的。簡單用個晚餐。伸展20到30分鐘,再處理工作。 沖澡之後簡單塗抹乳液。保養品也只有幾種,而且只塗一定的量。睡覺前也一定會祈禱。 每天我都會精讀報紙,也不忘照料陪伴我的植物,不需要的裝飾品及時整理掉。少了雜物,打掃起來也變得簡單。 有些事我每天必做,那就是參加彌撒和散步。為了參加彌撒,我會在固定時間起床。來回各一個小時我一定會邊走路邊晒著陽光。這些固定儀式會給我的心靈帶來安寧。 過得井然有序,就不會被莫名的情緒影響 可以的話,我會每週讀一本書。 一週中至少要有一天是完全為其他人而用的。通常我會去看我資助機構的孩子們。這是為了讓我能打開耳朵,傾聽那些有所寄望的訴求。 我會每個月去看1、2次展覽。因為這可以讓視覺享受一番。也盡量讓參加音樂會的次數和展覽相近,因為聽覺會變得豐饒富足。 當然,因應社交距離限制期間,我會遵守防疫準則去參加,或是選擇在家裡享受。創造出符合我自己情況和處境的一套模式並且遵守,讓我的人生有了秩序,我非常滿意。 我不會擬定超出負荷範圍的計畫,自然也少了許多手忙腳亂和出錯的機會。我只揪出一定要做的事,把一天過得井然有序,也就不會被莫名的情緒影響。 最近多了一項反覆祈禱的主題——「神啊,當我離去時,求您別讓我身邊的人難過」。我的銀髮日常工作態度就這麼大功告成。 說到底,老年最重要的基準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因為我希望可以維持我的尊嚴,別害身邊的人受累,直到我的最後一口氣都是能夠作出貢獻的。 所以今天的我也在維持日常中穩定的系統和節奏,好讓身心和諧平衡。固定儀式就像身體的骨架。骨骼健壯,日常生活就不會崩塌。當然,讓人心情好的習慣,也會創造讓人心情好的人生。 *本文摘自寶鼎出版《我70歲,依然嚮往燦爛的明天》 {DS_BOX_38515}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11.08
管理 從計程車司機的作息看,為何早點收工反而賺更多 從亨利.福特(Henry Ford)研發量產汽車,到共乘分享軟體問世之間的一個世紀左右,計程車司機是「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祖師。大部分的計程車司機一向是獨立的合約工作者。他們不賺時薪。除非有自己的車牌,否則他們的計程車便是租來的,以固定的金額一次租借12小時。他們不是僱員,不必開滿12小時的車,因此他們的確經常不會工作那麼久。他們可以選擇,也必須選擇在那12小時裡,幾時要工作,幾時不工作。因此,計程車司機本身的行為,很適合拿來研究放棄的行為。當計程車司機出門載客,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會對他們賺錢有利或不利。有多少乘客存在有一些模式可循,司機四處繞一繞便可以掌握更多資訊,得知載客的情況。他們應該隨時觀察生意的潛在趨勢,依據他們目睹的狀況,決定「我該留下嗎?還是該離開?」傳統的經濟學家,會按照「理性行為者理論」(rational actor theory),推測計程車司機在客源充裕的情況下,載客的時間會最多,賺取最高的車資。同理,載不到半個客人時,他們會盡量縮短工作的時數。這很接近撲克牌高手的目標,符合他們進出牌局的取捨標準。他們打得順手、進帳最高時,便在牌桌上盡量待久一點,打得不順手、賭運不佳的話便快快退出。傳統的經濟學家預測過理性的人在各種情境的做法,但如果你檢視人類的實際行為,便會發現很多人的行為不符合預測。行為經濟學的立論依據,就是我們在某些情況下普遍不理性。計程車司機(與大部分的撲克牌玩家)的行為,絕對屬於不理性的範疇。美國行為科學家柯林.卡梅爾(Colin Camerer)在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擔任教授,是神經經濟學的先驅,與明星陣容一起研究計程車司機的行為,包括喬治.洛溫斯坦(George Loewenstein)、琳達.巴卡克(Linda Babcock)、理察.塞勒。他們蒐集了將近2000位紐約計程車司機的載客紀錄表。他們發現:計程車司機不太擅長判斷何時要繼續工作。 計程車司機為什麼會誤判? 司機們的誤判有2個方面:一是生意好的時候太快收工,二是生意差的時候,又撐得太久。他們不會在客源充足時盡量延長工時,縮短生意差的時間,卻反而在許多人需要計程車的時候,更可能提早收工。客人寥寥無幾時,他們會12小時都工作,為了蠅頭小利四處奔波,累壞自己。 卡梅爾跟同僚們詢問過司機(與車隊經理),以理解他們判斷何時繼續工作、何時收工的經驗法則。他們發現司機們設定了單日的收入目標,以此判斷何時應該收工,無視出勤時發現客源充裕的重要情報。 司機們在可以輕易多載幾位客人的時候提前收工,並不是認為下一個鐘頭賺不到一樣多的錢,而只是因為當天的收入已經達標。基於相同的理由,生意不好時他們便長時間工作,不願在達標之前收班。 情況似乎一目了然,計程車司機們不是從預期價值的角度思考的。 如果他們提前完成單日的目標,從根本上來說,便表示生意很好。由此可見,司機們的經驗法則讓他們在下一個小時的預期收入最高的時候收班。同理,當他們工作了許多個小時,而收入目標依然遙遠的話,他們會繼續工作,顯然此時他們的預期收入會很低。這種顛倒的收工行為讓司機們付出多少代價?答案是相當高。 錯誤的預期,讓他們在最賺的時候收手 卡梅爾計算過,假如司機的工時不變,但按照市場的需求分配工時,司機的收入會增加15%。事實上,假如司機願意採用隨機的做法,比如不管生意好不好,每天的工時都固定不變,他們的收入會比現行的工作策略高8%。如果司機們更懂得判斷收班與繼續工作的時機,他們達成目標(靠計程車賺到最多錢)的速度會變快,快上8%到15%。顯然,評估堅持與否的準繩如果不好,代價將會非常可觀。計程車司機的決策讓他們兩面不討好,放棄得太快,而且撐得太久。目前為止,我們都聚焦在及時的放棄通常會覺得太早放棄。這是史蒂芬.李維特的著作告訴我們的事。但計程車司機讓我們看見,在特定情況下我們其實會太早放棄,不夠堅持。也因此,安琪拉.達克沃斯才會鑽研這個主題,將她影響力廣泛又扎實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恆毅力》的超級暢銷書。我們會犯2種錯,有時是堅持太久,有時則太早放棄,這倒是不奇怪,因為堅持與否或放棄與否,不是互不相干的決定。兩者是一體兩面。每次你選擇堅持,自然便是不放棄。反過來說也成立,當你選擇放棄,就是不堅持。如果不擅長做某一邊的決定,必然也不擅長作另一邊的決定,這是理所當然的。計程車司機在生意好的時候太早放棄,生意差的時候撐太久。如果能夠理解我們在哪些情況下會犯下這些錯誤,便可以追究我們如此不擅長放棄的根本原因,學會如何改善放棄的能力。 *本文摘選自采實文化《停損的勝算》{DS_BOX_37697} 責任編輯:陳柏燕核稿編輯:湯明潔 ... 2024.06.22
生活 6萬人追蹤研究:每天做好這件事,比睡滿8小時更能降低近半死亡風險! 常有人說,每天睡滿8小時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新的大規模研究發現,規律的作息比拉長睡眠時間更能預測出健康風險... 2025.01.14
生活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伴太太走出憂鬱低谷,怎麼做到?從擬定一日作息開始 幫太太排定一日作息表 2021年5月,因為Covid-19疫情變得嚴峻,衛福部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進入三級警戒... 2023.12.14
生活 2025蛇年犯太歲生肖有哪些?安太歲時間點有講究!禁忌、開運方法一次看 注意情緒管理、作息規律,警惕職場變動和財務風險。開運:保持正向心態、維持規律作息,培養專業技能。... 2025.01.16
財經 被一場大火強制歸零!優人神鼓劉若瑀告白人生中的3次暫停 採訪前一日,剛從北極旅行返台,她分享自己每日起床後的作息:先靜坐,以內觀方式掃射自己的身體狀態,接著用氣功功法疏通身體經脈... 2024.12.12
職場 公務員財務自由39歲提早退休,沒想到最困擾的事是:親友一直想幫忙找工作 退休後要有自律的作息 從半年前決定離開公職、準備開啟FIRE人生,我就開始到處吸收已FIRE前輩的心得...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