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經濟制裁第一槍,台灣產業準備好了嗎?

一顆鳳梨的跨國戰爭

屏東現場直擊

中國,原是這批佳冬鳳梨的目的地,
如今它們的命運,卻是被送進台灣加工廠。
一紙禁令,讓這個在中國售價比對手菲律賓高3成的明星水果,瞬間變賠錢貨。

一顆鳳梨,捲進全球經貿關係重建的風暴,
下一個遭殃的,會是誰?

一顆鳳梨的跨國戰爭

(攝影者.程思迪)

一道中國對台灣鳳梨發出的禁令,為什麼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從美國、日本到澳洲官方,都動員起來?

這是中國在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中國兩會前夕,以貿易之名,對台開出的「第一槍」。它重擊的,是台灣主要栽植鳳梨的中南部農民。

雖然,鳳梨每年外銷中國的金額不過新台幣十四億九千萬元,僅占總產量十分之一,從整體經貿損失來看不大。但,將它置於國際格局之下,我們卻能以小見大:鳳梨事件,是否代表北京在美中貿易戰和疫情等風暴後,重新梳理受損的對外關係,而因此對這段期間在國際上吃香的台灣,將展開一波波經濟制裁?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