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與世界瘋搶量子人才,台灣同步打造「Quantum PAY」培育台灣下一代
![與世界瘋搶量子人才,台灣同步打造「Quantum PAY」培育台灣下一代](https://ibw.bwnet.com.tw/ct_advertisement/2023/07/3acbb3aa-d5a4-266c-ddae-a34beb8a55ca_800.png)
現今全球在量子電腦發展上,距離商轉仍有一段路要走,維持長期發展量能,人才培育更是新世代科技下的關鍵。如何激發年輕學子對於量子科技與科學的興趣?作為量子國家隊中推廣的重要推手角色——QuBear 量子熊微學習平台,應運而生...
自 2016 年歐盟發布量子宣言〈Quantum Manifesto A New Era Of Technology〉後,各國紛紛發展量子科技相關應用技術,為一場世界性的量子科技競賽拉開序幕。2018 年美美國眾議院通過「國家量子計畫法」,以國家層級主導、支持量子研究與技術發展;歐盟同年,推出為期 10 年的「量子旗艦計畫」(Quantum Flagship Program)。至此,澳洲、加拿大、中國、日本、英國等國也各自積極啟動國家級計畫。
在量子科技快速進展之下,專業量子科技人才培育成為重要關鍵之一。在歐盟的「量子旗艦計畫」中強調「透過科學、工程與商業跨領域的重點教育,強化民眾對關鍵理念和能力的認知,培養歐洲新一代量子科技專業人才。」以科普與高等教育作為兩軸線,全面發展量子科學教育;作為量子電腦領頭羊的美國IBM公司,透過開源資源及網路教學文件,讓大眾都有機會可以自學、使用,此外也積極舉辦暑期學校、競賽等活動。
QuBear 量子熊誕生,為台灣量子科學教育注入新血
在台灣,2022 年 3 月行政院宣布 5 年投入 80 億,成立「台灣量子國家隊」,聚焦發展通用量子電腦硬體、量子運算軟體、光量子電腦與通訊等三方面,以產官學研跨域合作積極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然而,現今全球在量子電腦發展上,距離商轉仍有一段路要走,維持長期發展量能,人才培育更是新世代科技下的關鍵。如何激發年輕學子對於量子科技與科學的興趣?作為量子國家隊中推廣的重要推手角色——QuBear 量子熊微學習平台,應運而生。
「想要培養未來下一個世代科技跟科學人才,我們要使用什麼方式去推廣科學教育呢?」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林秀豪、同時也是量子熊計畫總主持人說到,一般人對於物理、科學的印象可能是生硬的,但其中不是只有邏輯推演、方程式運算而已,期望透過有趣、平易近人的方式激發起大家對於科學的想像和興趣,而這也是 QuBear 量子熊的最終目的。
Quantum PAY 創造多元科學知識學習模式
在多方討論與共識凝聚下,以 Quantum PAY 概念作為知識傳播與學習模組的基礎。這裡的「PAY」指的並非支付意思,而是 Podcast、Article、YouTube 的縮寫。Podcast 以「熱血科學家的閒話加長」為主要管道,由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許經夌與東海大學物理系教授施奇廷所主持,以幽默風趣閒聊的主持風格,將量子科學、物理等艱澀的概念轉化成易懂的形式讓閱聽者吸收。
Article 文章的部分,則在台灣物理學會發行的《物理雙月刊》官網上架。有「量子英雄傳」以人物傳記描述量子及物理理論,和「量子足跡何處尋」藉由自然、生活現象探討量子科學的應用,兩大專欄文章以詼諧方式表述,不似傳統科普文的生硬,更像是看一則則引人入勝的故事。
由 QuBear 量子熊開設 YouTube 影音頻道,除了邀請在量子領域中努力研究的科學家們,一同暢談量子、物理的奇幻世界,也談談根據時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量子科技等不同系列的影音。此外,也與商周、龍騰文化、泛科學等出版媒體合作,擴大資訊散播的效益。以聲音、文字與影像這三種不同接受訊息的模式,降低進入量子科學的門檻,藉以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學子,乃至一般普羅大眾,踏入量子的世界。
![](https://ibw.bwnet.com.tw/AC_Gallery/2023/07/2265396d-ca4a-8649-2961-466708fdbe3d.jpg)
延伸對科普教育的想像,QuBear 量子熊想做的更多
QuBear 量子熊想打造的不單只是一個科普教育的自媒體,期望能透過學習模組的建置,打造出微學習的平台。林秀豪表示,計畫才剛啟動、微學習平台仍在建置中,然而這些相關的知識內容已經可以在既有的管道中露出並持續更新。
未來的 QuBear 量子熊微學習平台,也預計將內容分成不同等級,從入門、基礎、進階到專業等 4 個層次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元,讓學習者在過程中可以像是遊戲破關一樣,一步步的往上學習。此外,學習者也能透過 Quantum PAY 學習模組,以 Podcast、Article、YouTube 三種不同學習方式,創造屬於自己專屬的學習模式。
此外, QuBear 量子熊更希望能打造一個平台,未來將舉辦工作坊、教育訓練等讓對於科學教育有志者也能參與、投入其中。「在這個學習平台裡,希望大家能在量子科學、物理上的學習更加愉快、學得更深入,甚至將所學的東西成為實踐的可能。」身為計畫主持人的林秀豪期望,QuBear 量子熊能為台灣量子科學人才培育新血,也為台灣科學教育打開另一扇窗。
※ 「量子熊X商周」影片看更多:https://pse.is/4xcs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