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和想像不同?為什麼經濟最獨立、學歷最好的女性更可能邁入婚姻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和想像不同?為什麼經濟最獨立、學歷最好的女性更可能邁入婚姻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和想像不同?為什麼經濟最獨立、學歷最好的女性更可能邁入婚姻

和想像不同?為什麼經濟最獨立、學歷最好的女性更可能邁入婚姻
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比起沒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重視婚姻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理查·V·李維(Richard V. Reeves)
精選書摘 2025/01/17
摘要
  1. 女性收入能力提高改變了婚姻的門檻,低收入男性較難進入婚姻,收入潛力高的女性更可能結婚。
  2. 教育程度造成婚姻產生新的階級差距,高教育族群維持高結婚率,低教育程度男性結婚率大幅下滑。
  3. 高教育程度人士的婚姻轉型為「HIP婚姻」(高投入育兒),夫妻共同投入時間和資源培養下一代。

當男人過得掙扎,家庭就會變窮。關於近期的經濟史,其中一個最驚人的事實就是,過去幾10年來,只有女性維持著美國家庭的財務能力。

除了最有錢的家庭(也就是前五分之一),自從1979年以來,家庭收入的成長,全都來自工時增加和女性薪資增加。

2021年受指派進入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海瑟·鮑希(Heather Boushey)和卡維亞·瓦古爾(Kavya Vaghul)寫道:「女性的貢獻拯救了低收入和中產階級家庭,使其收入不至於暴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女性繼續承擔大部分育兒責任,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從事「第二輪班」(second shift,出自社會學家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也就是做家事。

這種雙重輪班對於獨自養育小孩的女性來說,是最沉重的。在美國,18歲以下的小孩中有四分之一被單親父母養大,而且82%是由母親帶大。這些女性肩負的負擔更重,但她們通常也不太想認真進入一段關係。

由於女性的收入能力提高,男人就必須通過更高的門檻,才能成為丈夫候選人。與其跟一個經濟地位很差的男人交往,女人更可能選擇單身。

高教育程度的婚姻優勢

受過良好教育的富裕美國人,結婚率穩定維持在高水準,其他人卻全部下跌。1979年,各社會階級的結婚率幾乎沒有差異,如今卻有很大的落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程度為高中以下、40到44歲男性,結婚率在過去40年來已經下跌20%以上,相較之下,受過大學教育的同年齡男性只跌了6%。我的同事伊莎貝爾·索希爾(Isabel Sawhill)寫道:「家庭組成是美國階級結構的全新斷層線。」

切林的研究顯示,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就算生一個小孩時未婚,生第二個小孩時還是很有可能已婚,而且對象通常是這2個孩子的父親。「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比起沒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重視婚姻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切林做出結論。

現代婚姻轉型:從經濟依賴到育兒合作

經濟獨立程度最大、教育程度和收入潛力很高的女性,如今也是最可能結婚、最能維持婚姻的女性。

我認為受過教育的美國人,已經將婚姻從一種經濟依賴的制度,轉型成為了育兒而成立的合資企業。這裡的婚姻主要是作為一種承諾機制,夫妻都要投入時間和金錢給小孩。我稱之為HIP婚姻(high-investment parenting,高投入育兒)。

富裕、高教育程度的家長在職場上更有彈性、有更多錢可以外包家務,還有更多財富或信用可以換取在家裡的時間。就算其中一個人離開勞動市場,家庭財務還是撐得下去。

我在第二章引用了一篇關於MBA畢業生的研究,說明照顧小孩的時間怎麼形成性別薪資落差;這篇研究也發現,丈夫領最高薪的女性,最可能離開勞動市場。

這也凸顯出不同階級的男性地位差異:受過大學教育的男性,大多數都隔絕於勞動市場阻撓了許多人的衝擊之外。

他們的薪資很高,而且正在上漲,因此仍然是有吸引力的結婚對象,即使對於在勞動市場發展良好的女性也是如此。然而,這些男性總體來說都沒有成為家庭主夫。

就算在階級頂部,2位「人生勝利組」在分擔養家責任時也很有利。受過教育的美國人,也聽過並吸收了關於「家庭穩定對於兒童前景重要性」的訊息。職業男性已經現代化、足以成為好伴侶,卻不必放棄男性地位的傳統標誌,尤其是提供者這個角色。

婚姻、育兒的階級鴻溝

工資減少、就業前景打折的男人,生活則非常不同。平等對於有錢人來說,比較容易辦到。

家庭生活的階級落差,反映且增強了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高收入人士會傾注資源給家庭,且家庭中不只一名高收入人士;而低收入人士則比較不會這樣。

富裕的情侶也比較能夠投入更多資源給他們的小孩,結果孩子的命運出現分歧、女人的經濟責任和獨立性變大。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男性廢退

書籍簡介

《男性廢退:失落、孤僻、漫無目的,生而為「男」我很抱歉?苦苦掙扎的男性困境,我們能怎麼做。》

作者:理查.V.李維(Richard V. Reeves)
譯者:廖桓偉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08

作者簡介

理查.V.李維(Richard V. Reeves)

布魯金斯學會經濟研究的資深研究員,他在這個部門負責指揮「男孩和男人計畫」(Boys and Men Project),並擔任該學會的John C. and Nancy D. Whitehead主席。他著有《約翰.斯圖爾特.彌爾:維多利亞時代的煽動者》(John Stuart Mill: Victorian Firebrand)(2007年)、《夢想囤積者》(Dream Hoarders)(2017年)。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台北捷運五大熱門站,消費力強勁!您最常去商圈消費的類型是?
台北捷運中山、北門、國父紀念館、南京復興及松山5大站,不分平假日皆展現強勁消費力。國父紀念館站受惠於誠品松菸、大巨蛋開幕,平假日停留超過30分鐘人潮近7成。
1. 百貨購物與時尚服飾
2. 餐飲美食與咖啡輕食
3. 藝文娛樂與休閒活動
4. 交通通勤與生活日用品
5. 住宿與商務洽公相關消費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北市新黃金商圈成形!不只中山站,這4站不分平假日消費力都強勁
男性 教育 家庭 婚姻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