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不只台灣,陸客大減讓首爾明洞、江南現倒店潮...韓國調降店租也沒用,台灣房東還要繼續漲金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不只台灣,陸客大減讓首爾明洞、江南現倒店潮...韓國調降店租也沒用,台灣房東還要繼續漲金嗎?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不只台灣,陸客大減讓首爾明洞、江南現倒店潮...韓國調降店租也沒用,台灣房東還要繼續漲金嗎?

不只台灣,陸客大減讓首爾明洞、江南現倒店潮...韓國調降店租也沒用,台灣房東還要繼續漲金嗎?
撰文者:陳慶德

台北一級戰區,人潮擁擠的東區街道,目前店家因年年租金高漲造成不少「空店潮」,曾傳出在地的51坪火鍋店家,一個月就得付出高達24萬店租,加上營運的必要人事費用與食材成本,開銷可觀,若是沒有固定客源,想必對店家必定造成極大負擔。

不僅是東區,連台灣年輕人、國外旅客最愛逛街購物的西門町,也在近幾年傳出大批店家休業、關門、倒閉,甚至出走潮,雖然結束生意的商家口頭上,大多提及是因為與房東租約到期,不得不結束營業,但若此處人潮湧聚、客源穩定,有哪間店家會輕易地因「租約到期」就結束營業呢?其中店家苦,而店家不說的主因,莫過於是讓他們大感負擔的店租以及國外觀光客消費減少的趨勢

近日,筆者來到韓國首爾考察,看來韓國當地情況似乎也沒有比台灣好到哪裡去,以往外國觀光客來韓旅遊的朝聖之地,同時也是當地韓國人最愛逛的「明洞」(명동),在2018年7月底竟也傳出大量店家倒閉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到了明洞站,順著人潮來到街弄內一看,一樓店面的商家,除了背後有著龐大資金運轉與支持的大型跨國企業,如UNIQLO、ZARA、NIKE與adidas掛起顯眼的看板外,25處店面竟有高達7間,超過1/4的店家,都在外面櫥窗貼上斗大的韓文「임대」(租貸)看板,等待著新店家入駐,比起去年同時段的7月資料,位於明洞中大型商家的空店率只有4%,今年已經來到6.4%(資料來源:韓國鑑定院2018年7月數據)。

而在此處繼續營業的中大型店家,有時候還可見到門可羅雀的情況,一間知名運動用品社,職員4、5名,入店觀看挑選鞋子的只有一位客人,抑或是一間2至30坪中型咖啡廳,裡面有著3、4位員工,但進門消費的顧客只有一位,出現員工比客人多的情況。

不僅明洞,首爾許多知名購物觀光街道皆是如此,如大家最熟知的來韓必訪之地「江南」(강남),其著名長達3.5公里的購物商街「德黑蘭路」(테헤란도),今年7月底的空店潮也來到了11.9%,比起去年同期的9.3%,增長近2%,讓人前景難料。

但最讓人吃驚的,應該屬於當地年輕人最愛逛的新村處、弘大與合井等地,當地店家雖然有4所大學延世大學、弘益大學、梨花大學與西江大學集聚,有著最穩定的學生客源,以及「學生的錢最好賺」等優勢,2018年也爆發了大量空店潮。從去年的3.7%空店家,今年竟飆漲近6倍,來到17.2%,進進出出的店家過多,讓許多去韓國新村遊玩的台灣朋友與當地人,深深感受到韓國經濟不景氣,也很難想像,在此天時地利人和的位置都難以做生意了,更何況是其他處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的,西方遊客最愛逛的「梨泰院」(이태원),今年度街道上專賣異國情調的皮草店、大型成衣商場或行李運動用品社等店家的空店潮也來到了21.6%,比起去年14.9%增加了近6%,整體而言,首爾都市內中大型商家的空店率已經來到10.7%,比起去年9.6,增加了1%,連韓國當地人都大感不可思議,從未見過這樣的狀況。

但韓國空店潮趨勢,比起台灣還好一點的是租貸店面費用,根據朝鮮日報2018年7月30日的報導,租貸店面費用高昂並非此波空店潮主因,甚至店面租貸費用還有下降趨勢。

若以明洞商家為例,平均店家內3.3平方公尺大小坪數(以1年簽約為基準),由原先的91萬4595元韓圜(約新台幣2.6萬元),約下降2%價格,來到89萬6544元韓圜(約新台幣2.5萬元),對比台灣年年高漲且無止盡的店家租金現況,若是降低租金都無法阻止空店潮的出現,台灣仍反道而行,真讓人擔心。

當然,當空店潮已成為「現實」,甚至是逐漸蔓延的「常態」,有什麼方法能抑制此社會現象繼續產生呢?韓國當地除了有人抱怨,店家房東調低的九牛一毛的店租讓人無感外,也有人怪罪政府外交政策不力,導致觀光購物的遊客大量減少。

如大家所知,韓國當地因薩德飛彈問題與中國鬧得不愉快,甚至中國也祭出了「禁韓令」,縮減來韓旅遊遊客,2016年赴韓觀光人次1700萬中,就有超過800萬人是中國人,佔了全部國外旅客比例近47%,來到2017年則是銳減到417萬人,跌了將近一半。

韓國觀光會社於2018年2月初發表的一份「韓國旅遊收支報告」,指出自2001年以來,韓國旅遊收支連續17年出現逆差,其中當然包括韓國最近幾年來經濟成長快速,出國旅遊國民劇增,但是也因中國遊客「被」禁來韓旅遊,使得2017年旅遊收支逆差創下歷史性新高。此外,中國當地也有許多知名韓國企業「被」空屋化,如樂天22間超市於今年度,就「被」退出中國了。

當然,台灣也沒有好到哪去,根據觀光部數據,2015年來台灣遊玩的中國旅客,曾創下歷史新高的418萬4千人次,2017年則是人數下滑至273萬2千人次,少了近半旅客數量,當然中國旅客「被」限制來台旅遊的狀況,仍是持續發酵。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這些觀光購物勝地,多數長期倚賴國外觀光客,特別是在台灣與韓國兩地,都指出因長年倚賴中國觀光客,導致店家營運困難,政府得嚴肅考慮觀光業「轉型」政策之必要性,例如,台灣是否要加強除了簡體字的旅遊導覽文件與人才,多增加如韓語、日語、泰語,甚至歐美等語言,好推廣觀光行業的「軟體」設施呢?

西方有句諺語講得很好,「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內」,今日造成台韓兩地的空店潮,能否也成為一個轉機,讓我們好好反省當局政府政策與觀光文化轉型?還是我們寧可看著一間間的空店如同鬼屋般繼續發生呢?

江南 韓國 韓國人來台觀光 月明洞 陸客 大逃脫 韓國 明洞 泰語
【現象・韓國】/ 陳慶德
【現象・韓國】/ 陳慶德
陳慶德
展開箭頭

韓國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弘光科技大學文創系文化科目、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韓語講師。長期關心韓國年輕人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月熊)、《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等書,目前活躍於「商業.COM」、「換日線」【現象・韓國】,與「關鍵評論網」等專欄。

Fack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ingde.chen
IG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deche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