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進公司被逼簽「結婚就離職」合約...從賣出60萬本暢銷書,看韓國男女不平等的殘酷現實

書市一片不景氣的局面下,韓國從2016年10月底卻有一本異軍突起的書,引起社會關注,那就是《82年的金智英》(82년생 김지영,臺灣由漫遊者文化引進繁體版權),累積到2018年7月,已經突破60萬冊以上。
這本書主要在講出生於1982年,有著普通名字「金智英」的女性,從她尚未出生(家裡人們祈求生下來的是個男娃)、呱呱落地、求學、工作到結婚所遭遇的韓國社會男女不平等情況,最後逼使她精神錯亂、個性大改,被丈夫送往精神科診察…
書內的金智英在2014年辭掉工作結婚生小孩後,漸漸走向瘋狂之路。但現實是,韓國已婚女性每5人當中就有1位因結婚、生子、育兒而辭去工作,且女性經濟活動參與度,也明顯隨著結婚生產後而降低,如20-29歲女性的經濟活動參與度人數比例為63%,但到了適婚,抑或拉警報年齡的30-39歲女性,則跌落到58%,40歲以上的女性則再度攀升到66.7%。
然而,韓國社會真得有如金智英書中所言那麼嚴重嗎?韓國女性可能因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以及人生規劃與未來夢想嗎?
我想,可能比想像得還要嚴重吧?因為韓國當地,不是只有一個金智英,而是現存著許多的金智英「們」,直到2018年初,竟還傳出韓國有女性員工因結婚「被迫」離開職場的新聞。
根據2017年12月29日,韓國當地《Today新聞》(투데이 신문)的報導,知名MG新村落金庫公司(MG 새마을금고),曾要求女職員在進入公司時,得簽下「結婚的話就要離開公司」的切結書,東窗事發後引起社會軒然大波,當然該公司室長決口否認有此協議,然而依據簽下「結婚即離社」的女職員口供,該公司的確是有要求「女」職員任職前,得一一跟公司私下協定,簽名確保結婚時就得離開公司。
令女性員工更生氣的是,若跟公司報告即將結婚的消息時,從室長那邊得到的第一回應,非討論是否可以留職停薪、抑或恭喜詢問女職員結婚日期,而是得到「妳何時要離開公司?趕快決定日期吧」等回覆,且任職的女職員也紛紛爆料,早已耳聞此公司服務5年、10年的學姐,也疑似因結婚「被」消失在工作崗位上了。
甚至,也有網友指出,就是因為有「結婚即離社」的公司陋習存在,怪不得韓國女性除了晚婚外,也不敢生小孩,怕得就是結婚即失業,失業後難以養小孩,間接影響到韓國新生兒出生率。
儘管,韓國僱用勞動部曾在2017年年底,公布了27間「性別歧視企業」,但成效仍是有限。那些未結婚、已結婚的職場內外的韓國1982年生「金智英們」,究竟過得好嗎?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2017年11月15日報導,引用截自2016年10月的「地域別僱用調查」(韓國勞動社會研究所資料,此年月份剛好也是《82年生的金智英》韓文書上市月份)資料,出生於1982年的女性,進入大學比例為67.3%,同是1982年出生的男性則為72.3%,男性佔了點上風。
2016年仍留在職場努力工作,參加經濟活動的1982年女性比例約佔59.8%,對比同是1982年出生仍在職場工作的男性,人數竟高達93.4%,兩者比例相差巨大;而已經結婚的1982年生女性(35歲),婚後仍保有工作就業比例僅剩下51%,相較起未結婚的1982年生女性有84.8%就業、或1982年生離婚或寡婦女性有83.4%就業,都可以看到結婚後仍就業的金智英「們」人數比例明顯偏低。
然而,婚後不工作必定有原因。這些1982年生的「金智英們」回答,婚後不工作或難以工作的理由,以「育兒」(31.6%)排行第一,之後才是「教育、能力或經驗不足」(20.4%)、「找不到環境好的工作」(18.2%),以及「沒有適合自己的工作」(11.3%)等。
那些留在職場繼續奮鬥的1982年生的「金智英們」,她們所處的工作環境,似乎也並非那麼友善。
若是不考慮加班等特殊條件的薪水,1982年生女性正職員工約可領到219萬韓幣(約新台幣62000元),整整比同年出生的男性286萬韓圜(約新台幣81700元)少了67萬(約新台幣26800元)。更別提,2018年的「金智英們」在工作職場上,竟然還會遇到「結婚即離社」的差別待遇。
整體看來,1982年出生的「金智英們」似乎還會存留在韓國一陣子吧。
韓國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弘光科技大學文創系文化科目、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韓語講師。長期關心韓國年輕人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月熊)、《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等書,目前活躍於「商業.COM」、「換日線」【現象・韓國】,與「關鍵評論網」等專欄。
Fack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ingde.chen
IG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de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