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優惠 每天僅需3元,商周讓您讀到飽
現在訂閱商周數位閱讀:首月讀到飽。
原價290元,限時特價100元
每天僅需3元,無限暢遊商周好文。
1.高利率變新常態,「痛苦之旅」燒到2026年!美國「服務熱、製造冷」:餐飲、電商業績跳增,但家電、家具等耐久財消費卻陷寒冬!台灣出口惡夢沒完?低毛利企業恐爆歇業潮、銀行業也有危機?連鎖效應一次看。
2.比爾.蓋茲大買啤酒股、泰勒絲吸金數百億⋯美國「及時行樂」商機火熱,賺錢股換人當!薪資續漲、失業率創新低引爆消費狂潮,哪些標的可買?吃喝玩樂與能源股最受投資人青睞。
3.強美元持續、新台幣易貶難升!亞幣倒地,「它」貶最慘。企業5問保命,AI、債券進場眉角教戰。保財富3原則:降負債、減投資、保現金。
「今年旺季不見了⋯」一名航運業者受訪時,嘆了一聲氣。
每年的第3季,都是貨櫃航運的傳統旺季,但今年很反常,不但旺季不旺,反映貨運航運運價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已連續3週下跌。
航運運價是經濟的櫥窗,美國航線艙位供過於求,代表美國市場對商品的需求不振。
但弔詭的是,需求低迷同時,美國今年經濟卻表現不俗。
攤開統計,今年第2季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2.1%,遠勝歐元區的0.5%,也優於台灣。8月失業率為3.8%,以長期來看,已是非常低的水準,而且今年兩度只有3.4%,創下54年來最低紀錄。
美國消費也異常旺盛。走進餐廳,滿是吃吃喝喝的人潮;從整型診所到遊輪,業績全翻倍,連百萬機車交車量也刷新歷史紀錄。今年不論是美國上市的餐飲股或觀光股,股價都繳出亮眼成績,就連比爾.蓋茲、泰勒絲也是這波消費熱潮下的受益者。相比之下,美國家電、家具、消費性電子的製造及零售商,今年股價黯淡無光。
為何美國出現這種「雙面經濟」現象?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研究員邱達生分析,美國經濟呈現「服務業熱、製造業冷」的兩極化現象,關鍵原因是疫後美國出現報復性消費,餐飲、觀光等服務業需求旺盛,但手機、家電等耐久財,反因不斷升息,買氣受到嚴重壓抑。
美國耐久財消費不振,會對台灣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今年前8月,台灣外銷訂單近32%來自美國,因此台灣出口好壞,就得看美國耐久財訂單。而當美國利率居高不下,它就難有起色。
原本聯準會預計明年降息4次,但最新的利率點陣圖顯示,明年恐只降息兩次。也就是說,明年美國仍將籠罩在高利率環境下。
一旦美國利率居高不下,就可能波及台灣經濟。為什麼?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台灣出口太集中在科技業,尤其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零組件,這類商品的銷售非常容易受到升息循環的衝擊。如今降息時程可能拖至明年下半年,「如果很多(台灣)企業沒有辦法還錢,風險就會移轉到銀行產業,演變成金融危機,」吳大任示警。
當高利率變新常態,付息壓力劇增,從企業到個人該如何保命、保財富?
一鍵訂閱》又熱又冷!美國雙面經濟衝擊、對策全解讀
・高利率恐還有3年!強美元來襲、新台幣易貶難升
・遊輪業績翻倍、百萬機車大賣⋯「及時行樂」消費熱贏家
・滿手房產不如滿手現金?高利率時代的企業求生5教戰
・短債比長債穩、AI有行情!升息末段最重要投資7問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