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非美製汽車」重稅25%!川普這一刀,豐田少賺3成、馬自達恐轉虧⋯全球車市寒冬來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非美製汽車」重稅25%!川普這一刀,豐田少賺3成、馬自達恐轉虧⋯全球車市寒冬來了?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非美製汽車」重稅25%!川普這一刀,豐田少賺3成、馬自達恐轉虧⋯全球車市寒冬來了?

「非美製汽車」重稅25%!川普這一刀,豐田少賺3成、馬自達恐轉虧⋯全球車市寒冬來了?
川普於 26 日宣布將對進口美國的汽車一律徵收25%的關稅,分析師試算,豐田營業利益恐減少30%。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雷光涵
聯合新聞網 2025/03/27
摘要
  1.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重擊全球車商。分析顯示,馬自達與通用汽車(GM)恐因新稅政策陷入虧損,豐田營業利益可能減少3成。
  2. 在美擁有工廠的全球10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每年將增加約510億美元成本,恐引發全球貿易戰。美國3大車廠已著手將產線遷回,美日韓車商也緊急調整策略,尋求減少對進口依賴。

川普美國總統於 26 日宣布將對進口美國的汽車一律徵收25%的關稅,分析師試算,馬自達和美國通用汽車(GM)很可能因此出現營業赤字,豐田的營業利益則可能減少30%。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包括已生效的關稅在內,在美國擁有工廠的全球10家主要汽車製造商,每年將增加約51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各國可能會考慮報復性關稅,貿易混亂不可免,汽車製造商被迫重新審視業務策略。

從日本出口到美國最多的商品是汽車,2024年汽車出口額達6兆261億日圓,占對美出口總額的28.3%。根據瑞穗銀行產業調查部的數據,2023年進口美國的整車,日本車比率18%,僅次於從墨西哥進口的3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經報導,野村證券研究分析師達斯(Onind Das)針對豐田、本田等5家日本車廠,以及美國、歐洲、南韓的主要10家汽車製造商,估算美國若對全球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各車廠將承受的額外成本。估算包含已生效的對中國額外關稅,以及對鋼鐵和鋁材的25%追加關稅。

結果指出,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成本最高,達約280億美元,若將零件關稅計入,負擔將進一步加重。其中,GM的負擔最大,約為133億美元。

部分汽車製造商的年度營業利益可能轉為虧損。達斯的試算顯示,馬自達與GM在美國銷售的車輛中,來自墨西哥的進口車占比較高,在一律徵收關稅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年度營業利益陷入赤字。

川普推行關稅政策目的是促使汽車業在美國生產與投資,但即便表明投資意向,南韓仍被徵收關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汽車集團24日宣布,為規避關稅,計畫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約210億美元,包括建造煉鋼廠、將美國汽車產量提高70% 等。南韓仍與其他國家一樣受關稅影響,未換來關稅減免。

目前,GM等「美國3大車廠」(Big 3)已將部分車型的生產從墨西哥轉回美國。日本車廠也在增加庫存,以應對關稅風險。由於短期內難遷移大型生產基地,豐田與本田決定在美國合作生產混合動力車(HV)電池。

目前日本及韓國車廠仍高度依賴進口。三菱綜合研究所的調查,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本土生產比例分別為美國車廠 80%、歐洲車廠 70%、日本車廠 60%,而韓國車廠僅為40%。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川普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 連汽車零件都入列
赴日通關更快了!成田、羽田及關西機場4月將採用新式通關匣門
南韓野火延燒5天未歇釀至少20死!代理總統認了:情況超出預期
全面停火卡關?俄烏和平協議談判 川普認了「普亭恐在拖延時間」

責任編輯:林思妍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川普 馬自達 汽車 豐田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展開箭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