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台積電董事長進白宮...川普會是歐洲、台灣和格陵蘭的「瀉藥」?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台積電董事長進白宮...川普會是歐洲、台灣和格陵蘭的「瀉藥」?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台積電董事長進白宮...川普會是歐洲、台灣和格陵蘭的「瀉藥」?

台積電董事長進白宮...川普會是歐洲、台灣和格陵蘭的「瀉藥」?
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粉專上表示:「當我第一次前往北約,我注意到很少有國家在付款——即使有,他們也沒有支付公平的額度。我成功地籌集了數千億美元。資金開始湧入,北約因為我的行動而變得更加強大。」 (來源:facebook/WhiteHouse)
撰文者:何比盧
商周頭條 2025/03/14
摘要

川普連任可能會帶來「淨化」效果?先是暫停烏克蘭軍援,促使歐洲終於增加國防預算加強。台積電在美投資引發矽盾瓦解擔憂,但可能有助台灣減少產業過度集中風險。川普還想購買格陵蘭島,反促使當地獨立意識增強。

2月剛卸任的比利時前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曾在去年11月川普剛勝選美國總統不久後,用了一個比喻試圖安慰當時哀鴻遍野的歐洲主流政治圈。

他說,川普2.0可能是歐洲聯盟的「catharsis」。

這個名詞,放在心理學是心靈淨化、情緒宣洩;放在醫科或獸醫學則是導瀉、通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克魯補充,他的意思是川普可以讓歐洲更堅強,「歐洲有時候需要那些『面對事實』的時刻,那可能帶來新的動力」。

有機會被川普激發新動力的不只歐洲,還有台灣。

暫停對烏克蘭軍援,逼歐洲停止「出一張嘴」

先來看歐洲的「淨化」。歐洲國家享受美國提供的數十年安全保障,美國對北約年度預算貢獻占比約16%,雖與德國差不多,但美國的國防支出是所有其他31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總和的兩倍,歐洲國家對自身國防投資不足,一直是川普碎念的對象。

這些碎念在川普第一任期時被多數歐洲國家當耳邊風,直到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才開始認真,但仍說比做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等到川普第二任進白宮,馬上不甩歐洲,自行找俄國談判,更一度暫停對烏克蘭軍援。連串動作嚇得歐洲國家開始端出為防衛籌資的計畫,終於從覺醒進展到行動。

負責提出並執行歐盟共同政策的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前向歐盟成員國喊話,國防占GDP比重應該要回到冷戰結束前的3%,還說她在歐盟高峰會提出「歐洲再武裝」財務方案時,感受到「幾周前完全無法想像的共識程度」。

短短幾周,川普似乎就粗暴但有效的凝聚了歐盟27國對提高防衛的共識,包括同意打破歐盟嚴格的財政紀律規定——讓國防預算不受政府赤字須控制在GDP3%以內的鐵律。

歐洲的現象可算「急瀉」,而要疏導台灣產業的過度集中,或許急不得,但川普的刺激有機會讓台灣真正進入覺醒階段。

逼台灣少一點台積電,多一點新產業?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與川普一起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引發「矽盾」消失、人才流失、資金壓力等疑懼,大概可比歐洲國家聽到川普說要退出北約的驚嚇度。

許多專業分析師已提出這筆投資對台積電在全球地緣政治快速變化下的布局必要性、更強化領先地位,乃至不會排擠對台投資等看法。想看相反論述的話,網路上也不難找到。

這裡想從台灣整體角度來看川普的「淨化作用」。

1990年代傳統產業出走中國,擔心淘空台灣、人才外流的聲浪不比今天小,而且後來許多台商還確實養大了「紅色供應鏈」來反噬自己,但台灣挺過來了,有競爭力也有軟實力。

如今面對的是美國老大,台積電很難「戒急用忍」,但也不用杞人憂天以為會養大「星條旗供應鏈」打擊台灣。從地緣政經連結思考,台積電剛好在美國、日本這兩個對台灣安全戰略最有意義的國家投資,把「矽盾」延伸成「矽網」,沒什麼不好。

更重要的是,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製造業長期大量吸納台灣人才、土地、水電等資源,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早就在商周專欄及許多論壇場合不斷提醒,台積電市值占台股逾3成不是好消息,呼籲台灣面對產業過度集中的風險。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也以「荷蘭病」比喻的類似論點呼應。

台灣未來產業資源分配,少一點台積電,多一點新產業,絕對不是壞事。

川普「淨化作用」甚至遠及北極圈的格陵蘭島。他土豪似的喊買格陵蘭,反而在格陵蘭人幾十年來茫茫尋找自我之路上,大力推了一把。3月11日剛結束的格陵蘭議會選舉,參選的6個政黨有5個支持從丹麥獨立建國,開票結果主張緩步獨立和快速獨立的政黨分別成為第1、2大,民調也顯示85%的人拒絕把自己賣給美國。

當然,川普一上任就四處拳打腳踢,不是出於鼓勵歐洲、台灣成長的良苦用心。要能藉川普之力達成淨化效果,得靠本身化危機為轉機的覺悟和行動。

核稿編輯:林易萱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歐洲 格陵蘭 川普 台積電 北約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