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1月CPI漲幅破3%,高麗菜領萬物齊漲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1月CPI漲幅破3%,高麗菜領萬物齊漲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1月CPI漲幅破3%,高麗菜領萬物齊漲

1月CPI漲幅破3%,高麗菜領萬物齊漲
2023年1月菜價年漲28.25%,其中高麗菜更是上漲58.06%,推高1月CPI漲勢。 (來源:商業周刊資料照)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3/02/10
摘要

1.主計總處9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大漲3.04%,創半年新高水準,令人憂心通膨壓力升溫。農曆春節效應及蔬菜基期偏低是CPI漲幅擴大主因。

2.如果扣除春節因素,1月CPI年漲2.78%、核心CPI則為2.7%;2022年1月天候平穩,菜價偏低,2023年有寒流,令菜價漲幅擴大,年漲28.25%

3.近期迷克夏、鬍鬚張、八方雲集接連喊漲,對此主計處表示,先前外食費月增率趨於平緩,但最近部分廠商陸續調漲價格,導致1月外食費月增率達0.48%。

主計總處9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大漲3.04%,創半年新高水準,令人憂心通膨壓力升溫,主計總處官員解釋,農曆春節效應以及蔬菜基期偏低,是CPI漲幅擴大的因素。

1月CPI年增率衝上3.04%,不只再次突破3%,也創下去年8月以來新高紀錄;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漲幅達2.98%。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明,1月CPI漲幅擴大有兩大因素,一是2023年春節假期較早,全部落在1月,採購需求加上部分服務類項目(如旅遊團費、計程車資等)循例加價,推升CPI漲勢;如果扣除春節因素,1月CPI年漲2.78%、核心CPI則為2.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一個原因是蔬菜價格與天候有很大關係,曹志弘表示,2022年1月天候平穩,菜價偏低,2023年有寒流,令菜價漲幅擴大,年漲28.25%,不只是17個月以來最大漲幅,更推升CPI總指數上漲0.18個百分點。

曹志弘表示,每年1、2月都會受到春節落點不同,影響當月CPI漲幅,建議以1、2月平均來看會較準確;今年1月CPI漲幅較高,但前2月CPI平均漲幅料將與去年12月約2.7%的水準差異不大。

餐飲業紛紛漲價,民眾有感

媒體關注,近期迷克夏、鬍鬚張、八方雲集接連喊漲,是否意味外食費正醞釀新一波漲勢,曹志弘回答,先前外食費月增率趨於平緩,但最近部分廠商陸續調漲價格,導致1月外食費月增率達0.48%,漲幅擴大,後續必須持續觀察,如有漲價,CPI將如實反映。

曹志弘表示,當前CPI漲幅3%上下,和過去相比處於偏高水準,民眾還是認為漲幅不只如此,統計與感受有明顯落差,主因是CPI除了民眾常購買的品項,也同時涵蓋不常購買的品項,平均起來才是2%至3%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計總處列舉2023年1月CPI的368個查價項目群中變動影響較大者,高麗菜大漲58.06%、國外旅遊團費漲42.48%、旅館住宿費也漲了27.55%,鮭魚上漲23.64%、雞蛋漲16.56%、沙拉油及調理油漲14.17%。

民眾經常購買的西式早點(如漢堡、三明治)漲8.06%、豬肉漲7.60%、麵包漲7.17%、中式早點(如燒餅、飯糰)漲6.78%、鮮奶漲5.87%、中式米食(如便當、滷肉飯)漲4.48%、中式麵食(如炒麵、小籠包)漲4.37%等。

雖然物價水準居高,曹志弘表示,隨著主要國家央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透過抑制需求打擊通膨,國際原物料價格趨於平穩,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漲幅也持續收斂、1月降至6.96%,「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沒有完全舒緩,但壓力已經減輕」。

曹志弘表示,未來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多,不過只要國際原物料價格未再出現大幅波動,有助於減緩物價上漲壓力,放眼國外,主要國家CPI漲幅也都逐步收斂。

責任編輯:陳瑋鴻

通膨 物價 春節 cpi 餐飲業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
展開箭頭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