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用五種肢體語言說服聽眾

當你做簡報時,台下的聽眾最關心什麼?大多數人假設是簡報提供的資訊。可是如果我們想要的只是資訊,就不用去特地去參加一場簡報了,直接讓簡報者把投影片寄給我們就好,是吧!
簡報者「說服」聽眾們看到訊息背後的含義,放在投影片上的資訊,只是幫助聽眾了解簡報者希望他們了解的事情,既然說服的過程不只是資訊的傳遞,那還有什麼?
說服不是「操控」,烤箱的使用者手冊幫助我們操控烤箱,但沒有類似的手冊教我們如何操控聽眾。
說服,是讓聽眾看到你希望他們看到的事,但更重要的,他們需要與你的五種「肢體語言」有充分的接觸,以決定他們是否要相信你。你的聽眾要可以看清楚你的眼睛、臉、雙手和身體,並且聽到你對於自己正在簡報的內容有多篤定。
把這五種肢體語言講得更仔細一點。
首先,你的眼睛。如果你正看著我進行簡報,想要知道我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你不只是聽我在說什麼而已,你還會看著我的「眼睛」。如果我眼中寫著「我只想要你的錢」,但我的嘴巴卻說「這個訓練對你有益。」你會相信我的眼睛,而非我說出來的話。
除此之外,聽眾也會掃描簡報者的「表情」。他們傾向相信那些帶著微笑、看起來很輕鬆,並且睜大眼睛看著聽眾的人。
第三個聽眾會注意的,是簡報者的「手勢」;若正在簡報的人,有什麼事情想要隱瞞,通常會把手給藏起來。張開的手勢象徵誠實,聽眾會下意識地注意你的手勢有多常張開、張得多開?
第四個肢體語言,是你的「姿勢」:你怎麼站?站在哪裡?還有簡報進行時,你怎麼移動?聽眾相信面對著他們的簡報者,一直站在講台的後方,並不是一個好主意,這講台不只把你大部分的身體都給遮住,而且彷彿也在提醒聽眾,這是一個政治演講。而政客通常沒有很好的信譽。
最後,聽眾會從簡報者的「聲音」中得到線索。舉例來說,如果我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我如何期待你相信我的訊息?答案就在聲音裡。相信自己所說的簡報者,不會急著把訊息說完,他們會暫停一下、會提出實例,並且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同一個理念或想法。
不過,儘管有這五個肢體語言作為線索,聽眾還是會聽錯簡報的內容。但錯不在他們,錯在簡報的人。
多數的簡報者因為太過緊張,以至於給了聽眾錯誤的肢體語言而不自知,還記得我曾經提過如何克服緊張嗎?祝你下回在說服你的聽眾時,有很好的運氣!
台北市美國商會的教育及培訓委員會主席,超過20年演講簡報的經驗,用快速易懂的方式,每週五分鐘,提昇你的簡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