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扛30年房貸,28歲就買房,一生都活在正軌上,這是我要的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扛30年房貸,28歲就買房,一生都活在正軌上,這是我要的嗎?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扛30年房貸,28歲就買房,一生都活在正軌上,這是我要的嗎?

扛30年房貸,28歲就買房,一生都活在正軌上,這是我要的嗎?
撰文者:藍白拖
精選書摘 2014/08/31

少拿別人比較,多尊重自己

親愛的藍白拖:

我今年28歲是一位教師,工作第7年了。因為對教育工作十分有衝勁及熱誠,職場上十分順利,無論是學生的行為上、成績上、外出比賽上或者是品行上都得到多方的認同以及肯定。此外,為了學習更多樣化的知識,在這幾年間完成碩士學位,在工作的定位就更明確了。

私底下,樓房上漲的同時有幸買到一小蝸居,當然要供30年的房貸。看起來是一帆風順的人生。的確,踏入社會工作的時候我是這樣的想過了,五、六年的目標一一實現。

可是,我突然發覺到自己不知道在過什麼人生:是在過人們眼中理想人生?還是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

我大約半年前開始迷茫,很多事情不知道對錯,在工作上賣力卻成了同伴的眼中釘。花了許多時間工作買到了「生活」的同時,發現對家人的愛護太少。達到理想生活的同時又忘記了感恩另一半的付出,感情因此出現問題,這一切都給與我反思的機會。

之前我跟幾個朋友去臺灣環島,發現自己有目標有理想有衝勁,卻因為衝得太快而忘記途中風景,甚至學不會人情世故,感恩太少。

環島以後不斷想著「自己人生」怎麼過,我現在28歲,若30年後還是過著一樣的生活該怎麼辦?我好像一直活在別人眼中的「正軌」上……

不知道是工作或生活的不順遂,我萌生離職出走的念頭,想帶爸爸一起去中國內地,因為這幾年沒怎樣好好的跟他過,好想為他也為自己做點事,或是自己到臺灣這邊打工換宿。

藍白拖,你可以幫忙分析嗎?

親愛的教育工作者: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某天,大海裡的小浪對著大浪抱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好痛苦啊,別的浪那麼大而我這麼小,有的浪又高又強,而我這麼差……」

「因為你沒有看清你的本來面目,所以會有痛苦」大浪說。

「我不是波浪嗎?如果不是的話我又是什麼?」

「波浪只是你短暫的現象,其實你是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

「當你認清楚你的本體是『水』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為波浪的形體所迷惑,你就不會痛苦。」

後來,小浪開始明白:小浪就是大浪,大浪就是小浪。我同為一個大我。

生命中有許多痛苦來自於比較,急著超越別人,想著別人的優秀,最後卻忘了享受生命本身的苦與樂。心中一直想著別人的好,自然質疑自己好嗎?若處於情緒低潮的人更會直接責備自己,放大別人的好。

「離職旅行好嗎?叛逆好嗎?寫作好嗎?」

我以前經常在這些問題打轉,被耍得團團轉,我的思緒經常就像一台被擊沉的船,要進行深海打撈。後來,我去探究根源,發現原因來自與人比較,因為看見別人努力工作,我會質疑自己離職好嗎?因為看見別人乖巧,我會質疑自己叛逆好嗎?因為看見別人有穩定工作,我會質疑自己寫作好嗎?

我花了一段時間才學會尊重自己,不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若你再問我:

「離職旅行好嗎?」我會關心的是努力工作好嗎?有沒有可能是隱性的傷害?我是否該尊重自己的衝動?

「叛逆好嗎?」我會關心的是服從別人好嗎?為何害怕叛逆?我是否該尊重自己的任性?

「寫作好嗎?」我會關心的是穩定的工作好嗎?有可能因此怠惰?我是否該尊重自己的興趣?

慢慢的,我懂得尊重自己的衝動、任性與興趣。

你對教育工作有衝勁及熱誠,努力賺錢買房,有目標有理想有衝勁,這些是人生中的一半;對家人的愛護太少,學不會人情世故,感恩太少,這是另一半。若少了的某一邊,你都不會像自己。

當兩方都尊重,才會拚湊完整的自己。

你不尊重自己,永遠無法正視自己。

少拿別人做比較,多尊重自己。這是我從無數次的難過與迷失之中體悟出的人生經驗。

還有,我從來不幫人分析問題,因為我不是佛洛伊德,你也不是病人。

臺灣旅人都有「鳥籠魔咒」

親愛的藍白拖:

經過一年多在紐西蘭的工作假期,無庸置疑是我人生目前最愉快的時光。 回來後發現自己的國家及身邊的人改變了很多,尤其是我自己。

回臺灣後,搞不清楚是不習慣這裡的生活還是不想去習慣,整個人很迷失及挫敗,找工作也不順利;之前的工作經驗被別人說有點脫節,就只因為離開臺灣。我自問這一年學到及看到了更多,最起碼英語進步。

自己因為旅行而負債,家裡的問題也有點讓我吃不消,我知道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我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情……

身邊的朋友很積極地幫助我,但我不習慣求助,是我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嗎?我從來都沒有夢想或理想,人生中所有事情都是為別人而做,把別人放在第一位。

我不知道可以跟誰傾訴,但願你能夠給我一點意見,謝謝。

親愛的不知可以跟誰傾訴小姐:

我能感受妳目前的心情,因為我也經歷過這種旅行陣痛期。

當我結束一年的旅行回到臺灣求職,當面試主管看到一年的空白工作資歷時,他們的眼神只有質疑與不信任,好像曾經旅行的人就會隨時把工作辭了再出走,如同不定時炸彈。

我至少面試十間以上公司,每被拒絕一次,我都會質疑旅行是否誤了我的人生?尤其當與競爭者同時面試時,聽到別人侃侃而談臺灣的工作經驗,我像是個局外人。有時候腦中會浮現出走前朋友與長輩的告誡:「早就和你說不要隨便離職,工作很難找。」「社會很現實,沒工作資歷誰敢要你?」這些思緒加重我的自責感。

若你嘗試把一隻鳥從籠子裡放走,過一段時間再把牠抓回籠子,這隻鳥肯定因為不習慣籠子裡的小世界而生病。臺灣的旅人似乎有這種「鳥籠魔咒」。

即使後來找到工作還是被鳥籠魔咒束縛,一股悶氣經常在心室循環。

之後,我藉由閱讀與生活的實踐才把這條魔咒撕掉。我是這麼做的:我告訴自己不同國家就像不同的瓶子,有大有小、有彎有直,如果我把自己當成固執的石頭肯定無法填滿瓶子,唯有把自己當水才能適應不同容器。但外面的世界是大瓶子,臺灣是小瓶子,當我要把自己從大瓶倒入小瓶時,發現根本裝不下很慌張,後來我找到幾個解決方法,把瓶子變大或者減少水量。要把臺灣變大變有趣,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如果只用邊界概念或薪資來看臺灣,肯定活在狹小之中,所以我想做點有趣的事把臺灣變大容器。

要在臺灣活得自在與舒服,同樣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如果只用自責與冷漠角度看臺灣肯定活在難過裡,所以我想減少欲望、減少憤怒、減少自責,而不是一昧抱怨瓶子小。

把自己當成水,接著學會改變容器大小與調節水量,這是我僅能給予的小意見。

能在30歲之前跌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親愛的藍白拖:

我今年24歲,是一個工作未滿兩年的社會新鮮人,相信在這個階段很多年輕人跟我一樣,找不到人生未來的方向,明明接受十幾年的教育,終於將文憑弄到手了,畢業後卻不知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想做什麼?

我們的教育環境從來不鼓勵挖掘自己的天賦,並藉由天賦去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就這樣,完成學業後,我們揹著幾十萬的學貸,茫然地面對著未來。

過去的我,被迫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出社會後努力地想拿回屬於自己的人生自主權,期待能遵循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不斷地嘗試探索,並在過程中逐漸認識自己,進而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我深深相信,這才叫好好的活著,唯有這樣的活著才有自己的靈魂。

至今的我,換過兩份工作,依然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但一路走來,我始終相信天命的存在,因此一直都勇敢地走在尋找天命的路上,不論是大學選科系、玩社團、出社會找工作……一直到現在正準備剪斷一切去國外流浪。

這一次,我選擇透過未知的旅行探索自己。我知道,只要能夠更深一層地認識自己、或可說是「記起自己」,答案就會呼之欲出。誠如領導力大師羅賓‧夏瑪(Robin Sharma)說過的:「在你心裡,藏著所有答案。朝你的恐懼走去,你將會學會飛翔。」

深深地期許自己,未來會有那麼一天,能透過天命服務他人,這也是我此生最大的夢想。

親愛的尋找天命先生:

24歲是很適合跌倒的年紀,可以在這裡跌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幸好當時我跌得很慘,往後的日子才能重新爬起來。

我在機械系讀了四年,現在卻整天窩在電腦前寫文字。我根本是傳統教育最失敗的經典案例之一。

我當時嘲笑這種失敗體制。這種體制的成功之處就是培養一群訓練有素的老猴子去教一群野猴子,無論野猴子是喜歡藝術、玩社團、旅行看世界,老猴子都會叫野猴子先讀好力學與工數,我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在抱怨。

自認求學失敗、工作跌倒後,我選擇離開臺灣。接觸異國朋友才發現年輕人都會抱怨,甚至比我們更兇悍。唯一差異之處是他們抱怨完後會做改變,對他們而言這樣的抱怨比較像是去找尋另一種可能性。

比如,我有個旅伴住了某間旅舍,不時會抱怨他們服務相當差,沒想到他回到家鄉不久後就開了一間旅舍,原因竟然是要証明經營一個服務更好的民宿沒有這麼困難。

同樣是抱怨,卻可以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我會勉勵自己,如果臺灣真的像臺灣人講的這麼差,那我們不就一堆機會?

我雖然喜歡寫文字,但也會抱怨出版社、抱怨書市環境不好、抱怨自己文筆不夠到位,這些全成為我寫下一本書的動力,我常調侃自己,如果能出十本滯銷書也算有本事,第十一本還可以寫「十本滯銷書教會我的事!」

當然有時也會被人解讀成過度樂觀,如果悲觀可以解決問題我當然投靠它,但歷史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以前對未來的人生目標,我也覺得要明確,要完全掌握。但慢慢發現掌控的原因是為了獲得安全感。一個連自己出生與死亡日都無法掌控的人,何必去擔心未來?

30歲之後,已經習慣跌倒,我才深刻體悟把握當下就是擁有明天。能把今天活得精彩才有未來,不如把明天交給明天,把未來交給未來,把最重要的今天交給自己。

別被工作綁架

親愛的藍白拖:

我每天凌晨五點半起床,從彰化開車到竹科上班,經常要工作到晚上十點多,我和自己開玩笑說工作這麼晚的好處就是不會塞車。前陣子老婆懷孕,我幾乎沒什麼時間照顧她,讓我非常愧疚。

孩子出生後我也很少有好好入睡的時間,我們兩人的情緒也因此被影響,所以時常吵架。我的過量工作,幾乎快讓小孩變成單親家庭。

有天晚上我準備下班,收到妻子的簡訊說:你現在有幾種選擇。第一,你馬上換工作;第二,你馬上換老婆;第三,我馬上換老公。

我二話不說馬上趕回家和老婆溝通,我深知未來的工作量只會多不會少,所以立刻做了最笨的選擇──換掉老闆。接著和老婆在彰化老家開了早餐店,雖然收入不如過去,但我們的關係比過去幸福,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親愛的早餐店老闆:

別被工作綁架了。

任何人投入工作,無非是想照顧自己或家人,但超量工作時,可能會失去全部,甚至健康。所以經常有人在工作與家人之間做選擇,好像選了一方就要失去另一方,人生真的只能二擇一嗎?一昧追求經濟幸福值得嗎?貧窮夫妻能過的幸福嗎?

年輕時,我以為人生只是一個人的衝刺比賽,不要回頭一直跑向終點就對了。隨著年紀增長,身體變化,慢慢發現其實是場接力賽,要懂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步伐,除了要學會把棒子傳給家人,更要懂得接棒,因為我們無法一個人獨撐整場人生比賽。如果工作是一根棒子,當過度工作下班回家後,一定沒力氣接下家人的棒子,還可能會把抱怨帶回家,這些亂了手腳的人,握不緊也接不住棒子,棒子當然掉滿地,最後忘了該往哪跑,忘了在何處,更忘了為何跑?

長大後,我終於知道該如何完成這場接力賽,就是「跑步時專心握緊棒子,交棒時減慢速度,放心的鬆手交棒出去。」

跑步時專心握緊棒子。職場忙碌時,容易把情緒帶回家;家庭不合時,容易把情緒帶到職場。

職場上的不愉快,藏著某部份家庭情緒;家庭上的不滿意,藏著某部份職場情緒。工作時罵同事,其實想罵家人,回家不斷抱怨,其實想抱怨工作。工作不專心工作,回家不專心陪家人;辦公桌前想家庭,餐桌前想工作,已是文明病。專心扮演好不同場合的身份,才不會跑錯舞台。

交棒時請減慢速度。男人過度投入工作時會忘了女人,女人過度投入家庭時會忘了男人,所以經常聽見男人抱怨自己辛苦工作卻被忽略,女人抱怨自己辛苦顧家卻被遺忘。家人彷彿變成對手,互相拉扯傷害。真正的對手應該是「經濟和相處溝通問題」,但爭吵過程中大家忘了解決真正的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多問題。你跑得快就嫌她慢,你慢就會嫌她快,大家忘了緩下步伐,忘了一起調整,忘了互相扶持,家庭生活如同一台失速的車,遲早出事。找到彼此相處的速度,才不會出事。

放心的鬆手交棒出去。遇到職場、家庭經濟上的壓力與無奈,為了不想造成對方壓力,所以一股腦往肚裡吞,殊不知,一個人什麼都不講,另一個人什麼都不知道才是兩人之間的最大問題。問題越多,距離越遠,兩人都不知如何鬆手,更找不到人交棒。親密愛人只剩吃飯、睡覺的功能,親密問題全找朋友訴苦,因為根本不信任對方,自然不會把手中棒子交出去,更不可能把真正的自己交給對方,最後演變成親密的猜忌關係。學會把自己交託給另一伴,是家庭必修課。

人一生之中會出現許多生命旅伴,從一個家庭,結婚後成為兩個家庭;從學校與同學相處,出社會後和同事相處;從小認識臺灣朋友,旅行後認識各國朋友。這些人全都握著棒子,有人會闖進你的人生接力賽,你也有可能闖進別人的比賽,大家如何同心協力跑完人生路,是一輩子的功課。

工作很重要,但別被工作綁架;家庭很重要,但別被家人勒索。

工作與家人不能二擇一,要學會衡量多與少、深與淺、廣與窄,找到生命的彈性才會活得自在。

人生的確只有一次,但瘋狂的人會有第二次

親愛的藍白拖:

我工作已經九年了,明年邁入第十年,工作穩定,薪水可養活自己,這樣應該是要滿足才是。但其實心裡很常有想去流浪的念頭,覺得自己應該要勇敢的跨越出去,但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前進。

最近這幾月,我終於說服自己,無懼的訂了機票,準備開始展開自己獨自一人三個月的流浪計畫,在開始規劃行程的過程當中,內心其實是開心的,預計從倫敦開始,旅途中,我不知道我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但我想,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倫敦是第一站,第二站是巴黎,第三站是曼谷。

之所以選擇倫敦是因為最近迷上了跑步,四月份有倫敦馬拉松,雖然沒有報名成功,但想去看看。海明威曾經說過:「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 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我也想去看看那流動的饗宴。再來是曼谷,是我滿喜歡的城市,雖然我曾經去過,但從未獨自一人前往,想去看佛像、寺廟。因為工作時間無法配合,所以即將要把工作辭去。

旁人看似覺得瘋狂,但人生不就是只有一次嗎?

親愛的無畏懼小姐:

離職不會使妳增加財富,更不會獲得掌聲,帶著妳的瘋狂離開這座瘋狂城市。

快出去,臺灣已經關不住妳。

人生的確只有一次,但瘋狂的人會有第二次。

書籍簡介

書名:離開練習曲:77次出發,返抵下一個新起點
作者:藍白拖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日期:2014/07/24

藍白拖

遊走在叛逆與理性間的七年級,

2011年結束一年的放蕩之旅後,開始藉由文字創作,拼湊真實世界的模樣。

喜歡擁擠,因為擁擠才會摩擦出溫度;
喜歡無知,因為無知才顯得智慧的重要;
喜歡荒謬,因為人要荒謬才足以對抗荒謬;
喜歡挫折,因為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

臉書粉絲專頁:藍白拖(7年級背包台客)
www.facebook.com/BlueWhiteSlippers

臺灣 工作 買房 房貸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