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三年前我拿22K,現在我拿70K
2008下半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恐慌的氣氛延續到了2009年年中,美國五月失業率升高至9.4%,創下26年來的新高。西班牙、英國及台灣失業率也相繼飆升。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群大學碩博士生迎來了畢業的季節。在畢業即失業的基調之下,一部分人選擇繼續升學或延畢,到國外打工遊學或交換學生,而一部分人則成了政府22k方案的第一批試用者。
時光飛逝,三年過去了。
現在大家的話題依然是薪水低失業率高,只是似乎比三年前更為悲觀了。
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下,我卻看到自己周圍的年輕朋友很用心經營自己的人生,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一些朋友找到了自己很喜歡的工作,不論是公司文化、工作內容以及出差頻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雖然薪資成長有限,但憑藉著對工作的熱情,他們在努力工作之餘也試著找尋其他方法賺取第二份收入。而有些朋友從金融風暴下的2009年大學畢業到現在,一開始的月薪22k在三年內翻了兩、三倍以上。
我的大學學妹Amber就是其中之一。
從國立大學資管系畢業之後,Amber沒有像大部分同系的朋友一樣繼續升學,而本著自己對行銷的興趣,爭取到外商公司從市場分析專員的工作開始做起。當時這份工作是她所有offer裡面薪資福利最低的,公司也不是知名的大企業,但是因為有機會應對國外高層,與不同國籍文化的同事共事,工作內容也很有挑戰性及前景,最終Amber還是選擇了這份工作。
雖然當時並沒有考慮太多關於薪資成長幅度的問題,但是Amber進公司後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已經從22k加薪到了70k以上。薪水更高的人並不在少數,但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在一家企業證明自己的價值並脫穎而出,讓老闆願意為自己加薪,甚至獲得晉升,這中間的過程的確讓人想一探究竟。
在一次和學弟妹分享職涯規劃的活動當中,Amber聊到自己這幾年工作以來的心得。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獲得晉升、薪水翻倍。」她停頓了一下,彷彿眼前瞬間晃過這三年來許許多多的畫面。「回顧過去三年,要一一說明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有三件事。」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態度(Attitude),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這是最能把自己跟其他也很厲害的人區別開來的重要因素。」
「尤其對沒有太多經驗以及業界人脈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果連最基本的態度都沒有,那就更不用想在企業裡面立足,讓老闆高層注意到了。如果沒有積極展現比22k還多好幾倍的價值,又怎麼能開口要求好幾倍的薪水?」
這並不容易。通常一開始進公司的新人們都充滿了幹勁,但是碰壁幾次之後,很少有人可以繼續保持一開始的熱情。尤其當看到一些同事打混摸魚或是得過且過,很可能也會跟著懈怠下來。但是,資深同事可以你不行,越年經越要拿出你的態度,讓公司相信只要給你機會,你會做得跟資深同事一樣好、甚至更好。
「再來是獨立判斷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 記得我剛進公司不到一個星期,就被要求針對公司的主力產品做出一份在中國醫療市場銷售預測的分析報告。蒐集以及消化整理資訊的能力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如何提出自己的看法更為重要。」
獨立判斷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資訊。體現在人生的規劃上就是了解自己,不要因為你的同學都去唸研究所或是都想進大公司就覺得那是唯一的一條路。多參與各種講座活動,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多google有興趣行業的相關消息或是利用寒暑假時間多去實習、了解工作的內容是否和自己想像的有所落差。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從90年代知識經濟一詞被提出,到現在雖然也不過幾年,已經能看見知識漸漸成為了commodity,小學生也能很輕易地在網路上找到所需的資訊。這也讓邏輯思考、創新能力在未來的世代更顯得重要。光是知道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能組織出自己的看法,並且藉由溝通讓大家了解,進而推動改變。
「最後非常關鍵的是貴人(Benefactor),這也是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的地方。」能不能、或是什麼時候遇到自己的貴人是我們沒有辦法掌握的,相信很多人都感嘆自己沒有遇到伯樂。但我們能做到的只是多做好事、廣結善緣,只要不斷從因著手,出發點是正確的,總有一天會得到好的果。
我一路看著Amber從一個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變成前輩老闆們面前不但具有水準以上的專業能力,又具備積極態度的明日之星。之後她更憑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發掘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需求及機會,勇於爭取、甚至是創造出公司裡從來沒有過的職位,在上司的賞識下被破格升為亞洲區的市場經理。
未來的事當然很難說。尤其是未來幾年世界的變動會比之前更加劇烈百倍。但是最壞的時代也有最好的機會。面對危機,有人看到的是危(Danger),有人看到的卻是機(Opportunity)。抱持著正確的人生態度,朝對的方向前進,相信不管最後寫下的是怎樣的人生旅程,都不會感到遺憾。
商周大調查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