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結構也得滾動修正,英國改列運動內衣、抗菌紙巾

通膨率3%卻像30%!揭台灣消費指數失真主因

通膨居高不下,尤其民生消費如蔬果、小吃、油錢等,讓小資族、家庭主婦與通勤族每月得多花不少錢

通膨居高不下,尤其民生消費如蔬果、小吃、油錢等,讓小資族、家庭主婦與通勤族每月得多花不少錢。(攝影者.楊文財)

在「超級央行週」登場前夕,六月十日,美國公布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升至八.六%,創逾四十年新高,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加大升息力道,部分金融機構甚至喊出會升息四碼,亦即一個百分點,美股應聲重挫。

近期美國、英國、瑞士、台灣等央行均將宣布利率決策。六月十六日,台灣央行召開理監事會議,而台灣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通膨率)也升至三.三九%,創近十年來最大漲幅,讓央行陷入打通膨或救經濟的兩難處境。這次利率政策會有多「鷹」,備受市場關注。

去年第四季以來,通膨明顯發酵,國民美食雞排每片價格直逼百元大關,漲幅超過三成;超商販售的「桂冠湯圓」一盒漲到六十元,漲幅達一五%;雞蛋交易行情五月年漲幅也高達三成。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