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往哪擺? 找出你的起手式

芬蘭總理馬林(左)習慣以一手握住另一手的指頭前緣,展現柔和的個人特質。右為愛爾蘭總理馬丁(Micheal Martin)

芬蘭總理馬林(左)習慣以一手握住另一手的指頭前緣,展現柔和的個人特質。右為愛爾蘭總理馬丁(Micheal Martin)。(來源.達志影像)

站著與人對談或站在台上時,你曾經面臨「不知道雙手該怎麼擺」的窘境嗎?別擔心,幾乎所有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常見的情況是,一緊張手就會不自覺的亂動,摸頭髮、拉衣角,而當意識到自己正在碎動後更益發緊張,並想盡辦法克制自己的手,於是就出現在台上時雙手緊緊抓住麥克風,或是與人交談時雙手僵硬、貼緊身體,完全沒有任何手勢的情形。

所謂起手式,就是所有手勢的預備姿勢。它讓你的雙手保持在隨時可配合話語,自然的做出任何手勢的預備位置。

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因為手勢是溝通時至關重要的輔助,唯有適度加上手勢,你的溝通力道方能全然的展現出來。然而,說話時不會從頭到尾手勢做個不停,而是在重點處才用手勢強調,在不做手勢的時候,手又該放在哪裡呢?你需要為手找一個家,讓它可以自然安放,我稱之為「起手式」。

所謂起手式,就是所有手勢的預備姿勢。它讓你的雙手保持在隨時可配合話語,自然的做出任何手勢的預備位置,而做完手勢之後,也能很自然的回到原姿勢。即使不打算發言,一個好的起手式,也會讓你看起來怡然自得、落落大方。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