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上這顆電動巴士馬達,不僅是大同董事長盧明光(左1)轉型突圍的關鍵,相關模組與應用,也會是台灣發展第3類半導體時重要的終端出海口。(攝影者.陳宗怡)
走進大同位於台北市中山區超過八十年歷史的總部,七樓會議室裡擺滿上個世紀七○、八○年代日本客戶來訪所贈送的將軍、歌舞伎人偶等藝品。但在這個古老建築群裡,卻有團隊正在其中一棟大樓的頂樓,研發、測試著台灣少數的第三類半導體終端應用。
八年前投入研發「台灣不能再慢了」
上下游整合完整,還有大同做出海口
「馬達本身不用碳化矽(第三類半導體材料之一),但它的驅動器要用碳化矽,大同做馬達、又做驅動器,兩個連在一起。」大同董事長暨中美晶創辦人、榮譽董事長盧明光,指著地上重達數百公斤的大同自研電動巴士馬達,向我們說明第三類半導體會如何應用於該公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