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產能動輒百萬噸,現在100噸訂單也要搶!

愛拚世界級產能的台化為何做起小生意?

在尾牙上宣示啟動「騰籠換鳥」計畫後,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告訴商周,這個計畫不只建新廠房,還包括人才、商業模式通通都要翻新。

在尾牙上宣示啟動「騰籠換鳥」計畫後,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告訴商周,這個計畫不只建新廠房,還包括人才、商業模式通通都要翻新。(來源.本刊資料)

台塑四寶之一的台化,今年六月在嘉義新港,將有兩座新廠落成。有趣的是,這兩座廠的年產能,加總不到五萬噸,其中一座更只有六千噸,與過往台塑集團建新廠,動輒幾十萬、甚至百萬噸起跳的產能大相逕庭。

然而,這兩座只能接「小生意」的工廠,卻被年營收逾三千億、全球第七大芳香烴廠的台化,視為吹響「騰籠換鳥」的第一支號角。

成立:1965年
董事長:王文淵
副董事長:洪福源
主要產品:PP、ABS、PC、SM、PTA等
成績單:2019年營收3,244億元、EPS約5.14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