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5 製程怎麼搬?零件哪進口?小心被美國重罰一倍貨價

想靠MIT避稅?三招閃過「洗產地」雷區

海關變台商最怕的地雷

目前無論台灣或美國海關都開始嚴查洗產地,即使進入像圖中的保稅倉庫加工或重新包裝,也非解決之道。(來源.本刊資料)

「聽說現在被抓到(洗產地)會罰三百萬?」「有朋友聽到(嚴查洗產地)風聲之後,已經把中國的機台、生產幹部、原材料都進到菲律賓去了。」這是許多台商社群內近期的耳語。

自從五月,美國總統川普大手一揮,正式對總值約兩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課下二五%關稅後,大大小小的台商也不再觀望,鳴槍起跑,開始規畫或實際付諸行動,分散生產基地。

大家一邊應急,一邊敲算盤計算:哪個製程搬回台灣或分散去東南亞?哪個零件還是得從中國進口?怎麼樣才不會做了一堆工之後,還是被美國認定為中國製造,課高額關稅?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