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門道

美術館的輿論壓力?

全世界美術館、博物館常處在藝術家的言論自由與觀眾辯論的風口浪尖。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於十月六號開幕的「一九八九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由於有藝術作品涉及動物權益引發動保人士聯名抗議,館方最後決定撤下三件作品。事實上,動物保育見仁見智,但是美術館對於藝術展覽的堅持與自由,難道最近少了?

古根漢目前展示一百五十件大陸當代藝術的作品。飽受爭議、進而被撤的作品中,第一件是孫原和彭禹的〈犬勿近〉,這段七分鐘長的錄像作品呈現了四對拴在跑步機上的美國比特犬面對面競跑,但無法碰到彼此;在短片中,這些犬隻似乎已經疲憊不堪,但是依然跑著。第二件是黃永砅的〈世界劇場〉,該作品是一個籠子裡裝著一大群昆蟲和爬行動物。隨展期推演,這些生物相互撕咬;當動物死亡時,館方不斷提供「補給」,以保持延續性。第三件是徐冰〈文化動物〉,也是短片形式;影片中一對背上印著羅馬字母和徐冰發明的「假」漢字的活豬公然交配。

回顧一九九九年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Brooklyn Museum)群展展出奧菲利(Chris Ofili)的作品〈象糞聖母像〉(The Holy Virgin Mary)。藝術家用非洲大象的糞便,裝飾聖母的胸與其他角落,展覽時被信仰虔誠的觀眾潑了白漆。紐約當時市長朱利安尼甚至拒絕兌現布魯克林博物館的補貼,然而博物館堅持展出,甚至訴上法庭,市長讓步。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