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廠商利用小動作保障外勞名額

現行申請外勞程序規定,勞委會根據工業局估算的合理生產人數後,就會乘上一定比率,做為准予引進外勞的人數,早期的比率是三二%,後來在廠商案件如雪片般飛來,外勞進駐製造業的速度實在太快後,才降為目前的二四%。

雖然如此,廠商申請了外勞之後,能否順利募足七六%的本地勞工,卻從未有人追問;正因為如此,有廠商在申請之初,即有高報合理生產人數,以提高可引進人數的小動作,而由於外勞核下來後,反而不一定招得到其他七六%的本地勞工,因此,部分廠商的生產線上,甚至有高達六、七成的比率都由外勞補充的現象。

至於廠商因為訂單驟而減少,必須裁撤生產線或減產時,傳言也有部分廠商將閒置的外勞,私下移轉給其他廠商的情況。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