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龍笑去脈

在報章的論壇版上,看到學者提出:電子發票是打開食安大門的一把鑰匙。

太棒了!為什麼官員、立委不此之圖呢?縱使之前沒想到,現在有學者提出了,就該盡快立法,並建立嚴謹的制度。

我不是專家,但是以我的水準,已經可以想到:電子發票可以追溯到自始以來每一筆交易,惡質廠商一旦事發,必須「全賠」,自有其嚇阻作用;而每一件食品的二維條碼,其實可以容納足夠多的產品資訊,包括成分及原料履歷,乃至上游供應廠商,而利用雲端資料庫,消費者甚至可以即時了解所有添加物的好作用、壞作用—4G就可以實現這個。如此則胖達人、混充米、摻假油事件以後都不會發生,若再發生而消費者自己不察,就莫怪他人。同時,家住帝寶、辦公在一○一大樓的富豪也會愛惜羽毛,因為科技進步,所有商品都「纖毫畢露」。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