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間裡 究竟誰該是老大?

要保留不治的腳或是截肢?這不是容易的決定。當醫生盡責的分析利弊,沒聽懂的病人該如何是好?認知落差所帶來的溝通阻礙,可能使你錯失最佳結果!

卡蒂雅‧奇思瑪因為感染了嚴重的細菌性肺炎而住進醫院,但是醫生卻不斷談論她的糖尿病。在四十八小時的住院期間,她的血糖指數起伏非常劇烈,身為一位有名聲的內分泌科醫生,他非得控制住病人的血糖不可。他在奇思瑪的床邊坐下來,打算好好跟她解釋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血糖濃度過高時,」他解釋道,「會影響身體抵禦細菌感染的能力。」奇思瑪邊聽邊點頭,她當然知道抵禦細菌感染的重要性,因為她的母親就是感染肺炎而過世。

眼見奇思瑪認同,這位內分泌科醫生更加欲罷不能,侃侃談起控制葡萄糖濃度對健康的重要性。他解釋胰島素和葡萄糖間的關係,「吃完飯後,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會升高,這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來幫助移除血液中的葡萄糖。」奇思瑪還在點頭,但多半是出自禮貌,早在醫生提到「免疫調節」與「用老鼠進行的研究顯示」時,她的眼神就開始恍惚了。

一項改革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