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海嘯下 企業保命三招

全球金融危機即將以其引發的經濟海嘯吞沒台灣。隨著美國與中國的消費者需求驟降,台灣製造商所接獲的訂單也日漸縮水。根據財政部統計,十一月份出口量大幅滑落二三%,創下七年以來最大的跌幅。財政部預期至少到二○○九年上半年之前,出口量會持續走跌。台灣經濟在前一季出現五年來首次的萎縮,迫使許多公司行號削減營運規模,甚或完全歇業。失業率在十月達到四‧三七%,寫下四年來的新高。

蕭條的景象已隱然浮現,台灣企業主管所面對的營運環境,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衰退所造成的後果有很多種可能性。最樂觀的情況是政府的大規模振興經濟方案以及積極貨幣政策,使全球景氣衰退時間免於過長,或衰退幅度不致深至谷底。但較悲觀的情形是貿易與資本流量可能因監管、財政、貨幣政策成效不彰而進一步減緩,最後陷入停滯。全球經濟勢將面臨全球化、成長、自由貿易皆凍結的「長凍期」。

在前景依然混沌不明之際,企業領袖的要務是跳脫在此種不確定性下動彈不得的窘境,並開始思索應如何跨出下一步。企業主管所做出的決策在不遠的未來至關重要,因為這些決策將影響組織當下的管理成效,以及長期的競爭實力。企業主管需要具備更大的靈活度,因應不同情況制定各種策略與戰略、更加洞悉自我及競爭對手所處境況、同時優化組織架構以追求更大的效能。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