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問診》該如何漲價才不致嚇跑老主顧?

不更動價目 從簡化菜色省錢

為餐點訂價格,是一門大學問。不是從經營者的成本定價,而應以商圈的消費力為價格依據,再回推各項成本。

漲價,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是為了反映產品背後的物料、人力、裝潢等成本,但是當價差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卻常難以令其接受,三越亭精緻涮屋的老闆娘王麗雅就因此傷透腦筋。

兩個月前,位在台北市東區的三越亭精緻涮屋,生意興隆,產品有兩大類:火鍋和定食;火鍋價位在兩百五十元到三百元之間,晚餐時段的翻桌率都在兩輪以上。

然而眼見物料急漲,曾經一個月八十萬元的營收,因菜價飆高,竟仍虧損三萬元,王麗雅夫婦決定提高產品售價,並乘勢改用更高級的食材,把三越亭的定位,從平價火鍋變成高價火鍋。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