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面臨嚴酷考驗

十一月十日一大早,重慶市沙坪霸的家樂福超市門口萬頭動。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民眾都是為了搶購當日的促銷商品,每桶四公升裝的菜籽油特價人民幣三十九.九元,比平常價格便宜十一元。超市開門後不久就發生不幸的群眾踐踏事件,共造成三人死亡、三十一人受傷。三天後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十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物價水平較去年同月增長了六‧五%,其中包含菜籽油在內的油脂類食品價格上漲了三四%。這個故事說明了大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風險,民生物資價格的大幅攀升已經讓中低收入家庭面臨極大的生活壓力。

物價的嚴峻形勢已經逼使中國決策者,不得不考慮調整人民幣緩步升值的政策。過去三年,雖然中國的貿易順差仍不斷擴大,而且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成為美國與歐盟對中國進行貿易報復的導火線,但是中國政府仍然堅持採取人民幣緩步升值的政策。這個政策讓大陸的出口產業持續旺盛,讓跨國企業的資金仍源源不斷流向中國,也排除了美元與亞洲國家貨幣之間出現崩跌的可能性。同時,中國決策者也相信,不採取人民幣一步到位的大幅升值,將可讓中國避免重蹈日本九十年代資產泡沫破裂與長期經濟衰退的覆轍。

不過現在看來,大陸也為這個漸進政策付出很高的代價;在全世界原物料大幅上漲的趨勢下,繼續執行這個政策將讓中國經濟陷入越來越險惡的形勢。當前最嚴峻的挑戰就是輸入型通貨膨脹。雖然人民幣對美元今年已經升值了五.六%,但是相較於歐元、澳幣與加元等貨幣,人民幣形同大幅貶值;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也遠遠不及石油、玉米等商品價格的上漲速度。所以,這一波由進口價格上漲引發的通貨膨脹來的又快又猛。通貨膨脹也讓居民存款面臨三.五%的負利率。大陸民眾乃紛紛將銀行定存解約,將資金投入房地產與股票,造成房市與股市高燒不退。人民幣升值的誘因加上資產價格的飆升,又吸引更多國際熱錢的湧入,讓鉅額貿易順差所形成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更難處理。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