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政治和解綻放曙光

就像過去分隔東、西德的柏林圍牆,分隔南、北韓的北緯三十八度線,是冷戰對峙在東亞最重要的表徵。在這條軍事分界線的兩側,北韓和南韓(以及美軍)部隊劍拔弩張的對峙了五十年。為了避免擦槍走火,雙方根據協議從分界線各自後撤兩公里,形成一條寬四公里、長二百四十八公里的非軍事區,區內除了衛兵崗哨外,人煙絕跡。在區的兩側,是目前世界上敵對雙方兵力和武器部署最密集的地帶,雙方都駐紮了百萬重兵。

學者經常將南韓戰後的經濟起飛稱之為「漢江奇蹟」,這是相當貼切的。因為韓國有超過一半的經濟產值集中在漢江流域。橫跨漢江兩岸的首爾,距離北緯三十八度線只有五十公里,完全暴露在北韓部隊砲火的射程內,北韓的裝甲部隊更可以在一個小時內長驅直入。但戰爭陰影並沒有限制南韓的經濟發展,反而可能淬煉了南韓民眾夙夜匪懈的奮鬥精神。

但是隨著南北韓的經濟鴻溝越來越大,朝鮮半島的不安定因子卻不斷在滋長。尤其在蘇聯解體、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北韓原來的經濟交換模式(與社會主義陣營進行以物易物貿易)難以為繼,再加上美國對於北韓的長期經濟封鎖,讓平壤陷入經濟體制調整的困境,只好鋌而走險。金正日以輸出核武技術以及飛彈換取能源與物資,並以減緩發展核武與導彈為籌碼,試圖換取南韓與日本的經濟援助。但因布希政府內鷹派主張對平壤採取強硬立場,甚至暗示美國必要時可以進行先發制人閃電襲擊,導致北韓不惜升高緊張,來逼迫美國走上談判桌。這幾年華府與平壤間的「膽量測試(chicken)」搏弈,只是加深平壤的生存危機感,並升高朝鮮半島的緊張形勢。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