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排擠效應,加上微軟新作業系統上市帶動需求成長,將讓DRAM製造廠明年獲利大好。
看不見市場有明顯需求,也未見產品價格彈升,但是,DRAM產業的春燕卻悄悄到來了。
全球八大DRAM廠第二季財報剛剛揭露,亮麗的成績單讓外資圈只能以「驚豔」來形容。此刻是個人電腦需求淡季,DRAM現貨市場報價平平,產業卻因供給面吃緊,導致市場供需已不平衡。
供給吃緊,是因為國際DRAM大廠紛紛將產能投入NAND型快閃記憶體生產,這波產能移轉,始於這兩項產品的全球雙料龍頭製造商三星電子,去年初就開始大舉移轉產能,同屬韓國廠的海力士隨後跟進,高潮則落在去年底美光(Micron)宣布與英特爾合資,共同投入NAND型快閃記憶體。大廠紛紛轉向生產快閃記憶體,因為它們看好這項產品的長期需求爆發力遠高於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