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華金爭奪戰越演越烈,掏空謠言越傳越凶

國民黨與民進黨為了復華金演出諜對諜

面對一連串的掏空指控,復華金控化被動為主動,擬妥「因應割喉計畫」,對外澄清,提高流動性,強化存款戶與投資人信心。但是,政治角力真的會遠離這家金控嗎?

復華金控董事長張昌邦(右)身兼國民黨副秘書長,近日中投標售案鬧得滿城風雨,張昌邦也流言纏身。 (攝影者.楊文財 )

就在立委選前最敏感的時刻,一份有關復華金控的金檢資料外洩,讓金管會、復華金控董事會官股代表、民股代表、復華金高階經理人的矛盾緊張關係,升至最高點。

在台灣十四家金控中,沒有一家像復華金控這樣面臨難解的政商習題——國民黨勢力、由民進黨所控制的官股勢力勢均力敵;而有意入主者,包括從市場積極敲進股票的元大集團,以及有意參與國民黨中央投資公司招標案的中信集團,也各有盤算,「四角結構」交織成錯綜複雜的政商系譜。再加上,眼見大股東即將易手,復華金控內部經理人為求自保,各懷立場,使復華從所有權到經營權,籠罩於浮動的詭異氣氛中。

誰洩密?被點名者紛紛站出來澄清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