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披露 柯普朗最新著作

策略地圖教企業聚焦

企業面對挑戰時都會發展新的策略,然而,所有組織幾乎都面臨無法將新策略貫徹實施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平衡計分卡大師柯普朗新書《策略地圖》中有所解答。《商業周刊》特在本書出版前夕搶先摘錄精華,從平衡計分卡觀點,來看企業策略成功方程式。

  柯普朗—諾頓團隊(Kaplan-Norton Collaboration)於一九九○年開始針對多個公司進行研究,希望能探討出衡量組織績效的新方法。

我們當時相信,員工與資訊科技的知識性資產,重要性與日俱增,並將成為企業競爭致勝的主要憑藉。不過,傳統上一般公司所沿用的衡量系統仍舊是以財務會計系統為準,所有針對員工技能、資料庫、資訊系統、顧客關係、品質、回應流程,以及創新性產品與服務等方面的投資,都被列為發生時的當期費用。也就是說,財務報告系統不能拿來做為衡量並管理組織,致力於創造並強化其無形資產所產出的價值之基礎。

我們相信,無論是主管或員工,都會對他們所衡量的事務花費精神。而且,一般人對無法衡量的事務,通常也無法管理得好。在此情況下,如果主管的努力和注意力過度集中於短期的財務數字,那相對就無法對構成未來財務成果之基礎的無形資產給予足夠的投資和管理。因此,如果不能發展出一套經過改良的績效衡量系統來取代舊的系統,那主管就無法有效的開發和調動其無形資產,造成重要價值創造機會平白流逝。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