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加油

此次油價風波讓我們見識到通路商的威力, 大型製造商主導一切的時代已過去, 沒有通路或行銷就沒有競爭策略的發球權。 未來油品品質、便利性、服務態度, 均有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意願。

最近各加油站的油價競爭策略令人目不暇給,首先是八月下旬開始,由於國際油價上漲,中油宣布自二十日零時起調高汽、柴油及燃料油批發價格,汽柴油每公升原擬分別調高一元及五角,台塑隨後表明汽、柴油只調高八角及四角。

接下來,全國加油站自九月二日起,以該公司位在台中縣市、南投、彰化及雲林等地的十九個連鎖加油站,進行國內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油品降價促銷,其中汽油每公升降價二元,柴油降價○.八元,降價後的汽、柴油價格均為國內最低價。而後陸續出現二.二元、二.五元,甚至三元及三.五元的降幅。直到九月九日全國加油站宣布十日起油價恢復八月二十日前價格,才算暫時平息。

有人也許會覺得奇怪,國內這一波油價調降大戰,與國際油價走勢並不甚吻合,成本增加了反而打價格戰。基本上,廠商的定價考量除了成本外,還得考量市場的競爭狀態與能力,當市場競爭狀態還不激烈或成本仍能讓廠商賺取一定的利潤時,廠商們的差異只是賺多賺少而已,不會在此刻發動價格戰;但當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或成本高到威脅某些廠商的生存時,割頸式的價格戰便很容易產生。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