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之嘆

在最近一次亞太商旅的穿梭中,深深感受到,如果兩岸的為政者把老百姓的生活視為他們最關心的事,那麼雙方的政策必會做出重要及快速的調整,以便使得兩岸經濟可以相互合作、相輔相成。而兩岸同文同種的華人,在全球經濟架構下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的提升。

台灣當局如今對「戒急用忍」政策的鬆綁是正面,同時也是務實的。十二年來,「戒急用忍」政策並沒有達到綁住人們到大陸投資設點的意願。很多人還是能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手法,達到他們到大陸投資的目的。

想想數百年前,台灣人是從何處來的,是在何種情況下來到台灣的。很明顯的,多數台灣人的祖先和到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華人一樣,都是因為在經濟上本地的日子不好過,才會冒險飄洋過海,希望到一塊新土地上落地生根,等事業有成後,便回鄉一個個的將親朋帶出來。如果這是台灣人祖先的精神,那麼具有祖先這種精神基因的台灣人後代,在台灣的經濟情況不好時,是否也會尋找新出路,來維持、甚至於開創出新局面呢?以往祖先們都能冒著生命危險,乘一葉扁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打天下,更何況在今日一個開放的全球經濟社會,交通如此便捷、訊息如此即時的時代裡呢?這一種趨勢怎麼是一個人或少數的為政者能擋得住的?尤其是要去一個在文化、語言幾近相同而日益開放的大陸彼岸。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