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茂總裁余水陽布局IC業經驗談

「若非一流人才,恐找不到好位子」

相較投資額動輒數百億的晶圓廠而言,IC設計公司前進中國容易得多。不過,上海新茂半導體總裁余水陽仍說,中國有許多看不見的風險,若非第一流好手,進了寶山,還不一定挖得到礦。

對比上海新興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位於上海西南郊區的漕河涇開發區,是一個老開發區,不僅廠房外觀看上去老舊一些,馬路也不如張江寬敞。

但是,在這個區裡,卻完整地聚集了國內、外的半導體上、中、下游業者,包括從台灣來的華邦電子、茂矽電子與中穎(聯電集團)等集團,它們都在數年前就在此設立據點。中國的六吋晶圓廠上海先進半導體、五吋晶圓廠貝嶺(最近與聯電洽談合作),及上海唯一一家光罩廠──杜邦也位於此。

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裡,台灣的IC設計業是最早到大陸布局的,因為,它的投資金額小,沒有生產設備,以腦力為生財工具。因此,它的彈性最大,哪裡有人才、哪裡市場大,就往哪裡去。三年前,由上海官方與茂矽合資的上海新茂半導體就是一例。這家公司也是茂矽集團布局大陸的前哨站。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