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股市,財政部現在腦筋動到銀行界的頭上,放寬銀行投資有價證券的計算基礎, 究竟是虛晃一招?還是有意誤導投資大眾?

許嘉棟(右二)護盤成效不彰,也只能無奈以對。 (攝影者.許永縉 )
為了挽救股市,財政部近來頻頻將腦筋動到銀行界身上。財政部動用的工具包括電話指示護盤、放寬法令限制與要求儘速實施「庫藏股票」制度等,威脅利誘,無所不包,頗有病急亂投醫的味道。不過護盤成效依舊不彰,讓財政部長許嘉棟只能兩手一攤,無奈地說:「政府該做的都做了!」
九月十九日,國內股市跌破七千點後的次日,各主要大型行庫,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三商銀、台灣中小企銀、交通銀行、農民銀行、世華銀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及中央信託局等,一大早就接到財政部透過合作金庫總經理蔡友才的電話指示,希望銀行團進場積極護盤,目標是各買超新台幣二億元。
同日下午,三商銀、台企銀、交銀、農銀、世華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等八家銀行的主管,也被財政部次長陳冲找來開會,希望銀行盡速依日前立法通過的庫藏股票制度,評估可買回自家股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