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數位防詐新時代 AI科技助力金融安全革命 ,聚焦「AI 防詐」與「金融科技」,呼應行政院今年通過的打詐新四法,邀請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以及內政部刑事警察局副局長黃壬聰等重量級貴賓參與... 2024.09.19
財經 Gogolook 金融防詐論壇凝聚共識: 防詐 ESG 已起跑,AI 與信任科技扮演加速器 10家頂尖金融與國際諮詢顧問業者與會,並同場邀請警政署刑事局、政治大學科研產業化平台與工研院,探討金融防詐政策方向以及防詐科技應用趨勢... 2023.12.07
MIT-U企業探照燈 阻斷詐騙,打破虛擬資產灰色地帶》亞洲金融科技聯盟14國攜手打造防詐機制 日前於台北舉行的第4屆FinTechOn論壇今年以《迎向黎明:虛擬資產監管與反詐行動》為主題... 2024.11.22
財經 中信金控打造智慧金融新時代 建置AI智能審票系統、個人優惠推薦引擎與AI防詐安全網 建立AI SKYNET智能防詐安全網減少警示帳戶數量,提升客戶信任 面對金融詐騙頻繁,中信金控在2020... 2024.12.25
職場 讓你的銀行App防跌倒又防詐,老派臺企銀翻身最懂壯世代銀行 做生意,要守住忠實客戶,還是拓展新市場?各家企業都可能面臨如此兩難,有家百年銀行卻企圖同時實現這兩個願望。 它是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以下簡稱臺企銀),其忠實客戶主要是六十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該年齡層的總戶數占比雖下降、但擁有的總資產占比卻最高,是銀行的主力存款大戶。 {DS_BOX_38790} 行動銀行App推中高齡版介面簡單選項少但增加防護 六十歲以上族群因財富可觀,一直是金融機構爭取的重點客群,進而催生了保險、安養信託和以房養老等商品。然而,在數位金融服務的新領域,如行動銀行App的設計,始終以年輕族群為主,少見為中高齡者量身打造的產品。 但臺企銀卻在今年七月底,將其行動銀行App增加樂齡版。為什麼要這麼做? 樂齡版與一般版本最大不同是,它僅有少數選項,如查看餘額、轉帳、交易明細等,且字體放大,更加入語音助理,用口說就完成簡易金融服務。 此外,它還設有跌倒偵測與緊急求助功能,並特別設計「轉帳防護」機制,存戶可自行設定轉帳金額上限,若交易超過該數額,系統將彈出提醒,建議確認收款方身分,也可設定緊急聯絡人(如家人)確認款項用途,避免存戶因操作疏忽或遭詐騙而蒙受損失。 為何要推出樂齡版?臺企銀總經理李國忠坦言背後動機,「如果我們不做,其他銀行遲早會做,中高齡客戶就會被吸引走,失去客戶忠誠度,更將因此流失大批高資產客戶。」 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副教授、兼任校級數位貨幣與金融研究中心執行長歐素華說,數位創新向來不是傳統官股行庫的首要任務,他們通常會觀察民營銀行的做法後再跟進,減少摸索成本。 但臺企銀在中高齡賽道反而率先起跑,歐素華認為,該銀行主要客群是具創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主,對金融數位化的接受度可能比一般同齡更高,若他們將官股行庫原本就擅長的金融服務,例如安養信託、家族信託等,搬到行動銀行APP,成功機率也可能較大。 傳統老行庫與其跟其他銀行搶年輕客群,不如深入自己的主力戰場,但只穩住六十歲以上客戶不夠,許多人還提早退休,戰場年齡層必須往前推。 從臺企銀客戶年齡層結構可知,五十到五十九歲的戶數占比開始下降,但存款規模占比上升,顯示這群客戶正處職涯顛峰,收入較高,並開始為退休規畫資產,存款快速累積。 圖表製作者:方歆婷 提高主力客層忠誠度上線後使用率成長達七成 這是最關鍵的一群人,若能在此階段提供適切的金融服務,確保他們邁入六十歲後仍保持忠誠,就能鞏固主力客層,避免流失。 因此,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以「壯世代」年齡的五十五歲為觀察基準。樂齡版設計理念是「化繁為簡」,透過數據分析,找出在原有APP上,五十五歲以上用戶最常使用的功能放在首頁,讓人一目瞭然。 樂齡版上線至今四個月,五十五歲以上存戶使用率成長至七成,高於先前的一成五。 一般來說,民眾對金融服務有「僵固性」,習慣使用某家銀行帳戶,就不容易轉換。若這款樂齡版獲得用戶青睞並留住他們,將成為臺企銀的高資產服務護城河,因此非做不可。 事實上,受惠樂齡版的不僅是用戶,還有他們的子女。 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發展中心主任林士傑指出,永續社會重視高齡照護,跌倒偵測與轉帳防護功能,分別解決了健康與財務安全兩項問題,這也是子女對父母最關切的問題。因為青壯年往往忙於事業,無法隨時關照父母,這些功能提供了遠端守護的工具,年輕一代子女也因此成為臺企銀數位服務的受益者。 以跌倒偵測的功能來說,是讓用戶先設定緊急聯絡人資訊,當使用樂齡版時,手機系統判斷有疑似跌倒狀況發生,會自動跳出緊急求助視窗,提供「打給緊急聯絡人」或「我沒事」兩種選項,若一分鐘內用戶沒有任何回應,系統會自動發送簡訊給緊急聯絡人,幫子女顧及到父母的健康照護。 針對財務方面,歐素華指出,許多案例顯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容易成為詐騙目標,甚至可能遭不肖看護或外籍配偶盜用資金。因此,行動銀行APP具防護機制,能保護父母財產,透過子女多一道防備,未來若能整合養老、安養信託、醫療費用自動扣繳等服務,子女照顧長輩將更省力。 提早蒐集中高齡大數據掌握痛點,研發更適合功能 臺企銀這一連串的設計,目的不僅是留下舊客戶,也要吸引年輕一代的注意。 不過,官股老行庫要作數位轉型,人才是最大的挑戰。 林士傑指出,要符合中高齡數位化需求,資訊人才除了原有的專業外,還要增加對高齡者需求的洞察力,跨域整合的培訓將更迫切。可想見,數位裝置高度使用者年紀會越來越大,臺企銀現在能透過行動銀行樂齡版蒐集大數據,就能提前知道他們的痛點,研發更適合的功能。 然而,相較民營銀行資訊人員動輒上千名,臺企銀資訊部門約260幾人,而做為數位發展轉型指揮部門的數位金融部不到五十人。資源相對較少,數位轉型如何做到位? 他們的解方是全行總動員。 臺企銀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例如舉辦金融創意競賽等,將這些新點子落地,並申請專利,今年新增專利數三十二件、年增兩倍,至今全行累計達七十六項專利,雖然並非業界最多,「但證明臺企銀有發展金融科技的能力,對員工來說都有激勵的效果,」臺企銀數位金融部協理蔡育呈說。 臺企銀銀行App樂齡版語音小幫手好用,說明文字較白話易懂,能快速找到所需功能。攝影者:郭涵羚 圖表製作者:方歆婷 這是改變員工思維的方式之一。當員工抱持著「多做多錯」的保守心態時,創新很難推行。但透過實際成果,如參與金融科技展,能逐步扭轉這種觀念。 雖然,數位轉型是一項長期投資,短期內可能無法帶來顯著的營收成長,但卻是拉近銀行與客戶關係的關鍵。蔡育呈說,「當距離拉近了,客戶自然願意參與,無論提供什麼服務,他們都滿意,生意才會源源不斷的進來。」 {DS_BOX_38791} ... 2024.12.26
國際 「媽媽救我!」30秒錄音就能模擬人聲,你真的能識破AI詐騙嗎? 社交工程陷阱」(social engineering scams)的詐騙手法在AI技術的加乘下,更是防不勝防。... 2023.09.03
財經 臺灣金融業第一 中國信託九度蟬聯前十大「台灣最佳國際品牌」 積極守護客戶資產、深耕五大公益 品牌影響力獲評審青睞 以高效反應力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落地應用,建置「智能防詐安全網... 2024.12.11
生活 清明連假首日即出國高峰!機場籲注意安檢規定,禁上機物品一次看 機場公司為落實政府防詐政策共同推動宣導工作,在包括航空公司辦理前往高風險國家報到手續時發放警示小卡;於旅客動線設立宣導立牌及電子螢幕...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