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護髮

共有 60 則相關文章

生活

濕疹是指非感染性的皮膚發炎,急性期表現常以小水泡、丘疹為主。引發原因眾多,包括過敏體質、天氣與濕度的變化等,也有可能是接觸到過敏原、清潔劑或特殊材質的物品所引起。而大家常提到的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濕疹之一,嚴重時也會影響全身皮膚,甚至變成紅皮症。 想緩解搔癢,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陳怡如指出,藥膏、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或是口服類固醇,都是為了減輕急性期的發炎反應,更重要的是日常保養。以下為口述紀要: {DS_BOX_35898} 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醫學上多用「濕疹」來稱呼發紅、癢疹、脫屑、表皮組織液滲出皮膚、苔蘚粗糙化等非感染性的皮膚發炎,並且依病因相異,而有不同的診斷名詞,但致病的可能風險因素卻有許多相似之處。 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還包括這些類型 「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症狀包括搔癢及皮膚乾燥,外觀上呈現會有紅疹、脫屑、結痂的皮膚變化,也可能會出現皮膚增厚、苔蘚化、粗糙、皮膚色素沉澱等改變。而它可能會與過敏家族史,與過敏原、陽光曝曬、流汗、空汙、睡不好、換季等後天因素有關。 「脂漏性皮膚炎」已知與皮膚的皮屑芽孢菌滋生有關,容易發生在頭皮、鼻側、眉毛、眼皮、耳後、胸部正中央等富含皮脂腺的位置,通常發生於嬰兒期及中老年人。但也常在壓力大、睡眠不佳,或者是身體狀況較差的時候(如住院、開刀後)出現。 像手指腳趾側邊冒出一顆顆很癢的透明小水泡「汗皰疹」,也是常見的濕疹性皮膚疾病。汗皰疹容易在季節交替時發作,也常常因為情緒或壓力導致惡化。 環境或是接觸的物品也可能會導致濕疹,如光敏感、接觸性皮膚炎等。曾有患者因手又紅又黑來看診,一問之下發現竟是因午餐擠的檸檬汁,噴到手上沒擦乾淨,之後又曬太陽造成。這種光過敏,嚴重還有可能會起水泡,或是導致色素沉澱等狀況。 雖然許多皮膚發炎都與體質有關,但並不是非過敏體質者就不會皮膚發炎。 如夏天天氣炎熱,流汗濕熱也可能導致「濕疹性皮膚炎」。這種濕疹常出現在手肘彎、脖子、胯下等積汗處,造成發紅、搔癢的現象,但只要將汗擦乾、擦藥,就可以改善。 濕疹肌膚怎麼照顧?加強保濕、改善生活習慣 雖然濕疹在急性期可能會出現流湯、流水的情形,但到了慢性期,就有機會出現皮膚乾燥、皸裂變厚,或是色素沉澱的狀況,因此「保濕、補油」,補充乳液或凡士林等保濕劑很重要。 除了加強保濕、避免已知過敏原外,想改善濕疹還是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流汗後皮膚搔癢,先立刻擦淨汗水,將衣物換掉,或是使用冷毛巾冰敷患部,來減緩發癢症狀;洗澡水溫不宜過熱,應避免泡澡或洗澡時間過久,也要避免去烤箱或三溫暖;作息保持規律,外出時應適當防曬;穿著寬鬆棉質的衣物;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例如酒精、洗碗精、漂白水、有機溶劑等。 長痘痘、皮膚變薄一定要用類固醇嗎? 濕疹真的讓你癢到睡不著?一般民眾可能最想知道的便是如何立即止癢。類固醇藥膏可以有效抑制癢感,但是副作用多,民眾不可以隨意或是長期使用。 現在有許多乳液添加了清涼的成分,立即且暫時的緩解搔癢狀況,不想擦類固醇者可以嘗試,但是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就要停用。另外,也可選用有「氧化鋅(小朋友的屁屁膏裡含有的成分)」的乳膏、產品,它能保護脆弱的皮膚,有助預防和減輕皮膚紅疹、發炎的情況。 類固醇藥膏是許多皮膚炎患者的惡夢,雖然可以抑制急性發炎,但是擦太多則會造成皮膚變薄、瘀青、毛髮增生,長痘痘,或誘發酒糟性皮膚炎等副作用,過猶不及。 現在,有多種類固醇藥膏在藥局都能隨時買到,如果沒有正確知識,可能會增加副作用風險,不可不慎。但只要遵循醫囑,定時定量擦,就不需要過度擔心。並且配合生活作息的調整,以及有效的皮膚保溼,就可以改善濕疹,遠離副作用。 {DS_BOX_35899} ...

2023.08.10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