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自由工作者

共有 157 則相關文章

管理

當你聽到有人靠「被動收入」養家,是否好奇對方怎麼辦到? 瑞秋・希門尼斯(Rachel Jimenez)曾經有過同樣的疑問。她在20歲第一次聽到「被動收入」概念時,只覺得是在開玩笑。畢竟,在瑞秋的成長環境中,從未有人靠這種方式賺錢。 她沒想過多年後,她不只靠被動收入維生,甚至可以擁有更多時間與小孩相處。 從被動收入的概念到實際應用 4年前,瑞秋從事著一份朝九晚五的高等教育行政工作,還沒有任何副業。這份正職並沒有帶給她任何快樂,甚至讓她失去了生活的熱情。 禍不單行,瑞秋在生完第二胎後,陷入了產後憂鬱,每天與病魔奮鬥掙扎。她在照顧兩個小孩之餘,還要去學校工作,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這讓瑞秋意識到,自己的技能與夢想受到忽視。她開始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能夠改變現狀? 偶然的一次機會,瑞秋與一位敬仰的女性朋友談話聊心,對方經營房地產副業,成功賺到了被動收入。那時她的觀念才徹底改變,意識到這種收入模式並非遙不可及。 這位女性友人激勵了她,決定利用產假剩餘的時間,開始在網路電商平台Etsy上銷售數位產品。她自己先用Canva、做了一些商業範本和派對數位遊戲來銷售,同時經營自己的部落格。 身邊的榜樣,讓她下定決心投入這條路。回想當時,瑞秋坦言:「看見我認識而且信任的人,實現了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讓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到。」 令她又驚又喜的是,副業在短短一年內起飛了。到了2023年,瑞秋辭掉了正職,逐步建立了4種被動收入,平均每月可以穩定賺到1萬美元或更多;2024年7月,瑞秋的副業已替她賺到超過5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577萬元)。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瑞秋深知要維持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不容易。因此她把經營副業的經驗與心得,分享在自己的部落格《理財駭客媽媽》(Money Hacking Mama)。 以下是瑞秋在斜槓過程中學到的6項心得,她希望這能幫助大家,順利踏上副業旅程: 1. 充分的研究是成功的基礎 瑞秋指出,很多人對被動收入有誤解,認為這種賺錢方式不需要工作。事實上,它需要在前期大量投入精力,才能在後期獲得回報,尤其徹底的研究和計劃能幫助你避免不必要的失敗。 她舉自己為例,剛開始時,她在Etsy上銷售理財的預算表範本,但銷量不佳。後來她才發現,這個領域的競爭太激烈,需求相對較低。她接著透過Pinterest和「Google關鍵字趨勢」深入進行市場研究後,才創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逐漸步上正軌。 在開始副業之前,先做好財務預測,了解潛在開銷,才能掌握自己或家庭的經濟狀況,避免陷入財務困境。因為許多企業之所以失敗,並非因為缺乏好點子,而是因為資金不足,無法支撐到盈利的那一天。 2. 留出時間讓副業成長 事實上,建立被動收入需要持續且專注的投入,需要足夠的時間醞釀。 作為母親,瑞秋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責任,讓她忽略了自己的副業,卻反成她建立被動收入的一大阻礙。 開始創業的初期,瑞秋每週只花8到10個小時學習相關技能,直到她開始認真看待,才將投入的時間增加到每週20到30個小時,專注於創造產品。 前期投入的大量時間,如今有了回報。現在,瑞秋每天只需要花15分鐘左右,回覆客戶的訊息,收入依然穩定。 瑞秋認為,持之以恆是成功的關鍵,打造被動收入的過程中,你不能期待一夜暴富,而應該專注於每週、每月的穩定進步。 3. 自動化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被動收入的魅力在於,你不需要每天都投入大量時間,卻依然持續有錢進帳。瑞秋表示,要達到這種狀態,「自動化」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瑞秋透過Etsy銷售數位產品,平台就能夠自動處理支付並完成交貨。她還搭配使用ConvertKit來自動化E-mail行銷。她表示,這些自動化工具,省去了她大量的時間,也協助收入穩定增長。 瑞秋建議,把副業的某些某些部分自動化,如果你沒做到這一點,那麼很容易陷入繁瑣的手動工作中,無法真正享受被動收入帶來的自由。 4. 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沒有任何人能夠完全靠自己成功,尋求來自導師、財務顧問或產業專家的幫助,能大幅提高你的成功機率。 瑞秋坦承,自己剛開始嘗試過各種副業,但都沒有穩定的被動收入,直到她在聽Podcast的時候,找到了Gold City Ventures的課程,這是一門教大家如何在Etsy上銷售數位產品的專業課程。 她照著課程認真學習,並成功在一個月內建立起自己Etsy商家。她花了大約9個月的時間,才開始穩定的有被動收入進帳。 如果你對產業不了解,就應該主動積極,向那些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尋求幫助。他們不僅能給予你寶貴的建議,也能在你面臨挑戰時提供支持與鼓勵。 5. 收入來源多元化 過於依賴單一收入來源,可能會使你處於市場波動的風險之中。 瑞秋分享,自己跟許多企業家聊過天,發現這些企業至今未從疫情帶來的打擊中完全恢復,因為他們將所有資金和心力,都投入到了唯一的業務中。 反觀她自己的被動收入來源則相當多元,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以及她在Etsy與自己部落格網站上銷售的數位產品。這種多元化的收入組合不僅降低了風險,也增加了收益的穩定性。 6. 請記住:沒有所謂的「完美的時機」 許多人在規劃階段停滯不前,總是等待「完美的時機」;但事實是,這個「完美的時機」往往不會突然出現。 為了對抗產後憂鬱,瑞秋積極研究正向心理學。她在這段時間,靠著瑪麗莉·亞當斯(Marilee Adams)的著作《改變你的問題,改變你的人生》,克服她這種猶豫不決的心態。 她表示,這種正向積極的思考方式,讓她將心中的大哉問「為什麼要嘗試?」轉變為「我能從中學到什麼?」 完美的時機從不存在,失敗永遠有可能發生。但是,如果你能夠理性地採取行動,越早開始,學習和獲得回報的機會就會越大。 即便只是研究市場或自我進修,先邁出微小的一步,你的副業才能開始發展。重要的是,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或無限的分析,拖延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CNBC、Money Hacking Mama、Etsy Rachel Jimenez Shop 核稿編輯:吳和懋責任編輯:陳柏燕 ...

2024.09.28

職場

走在半路上,常會有人對我這樣說:「我好羨慕你可以一直去世界旅行。」面對別人投來羨慕忌妒的眼光,沒有什麼太多力氣解釋,畢竟這條路背後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通常淡淡的回應:「那是我選擇的路。」 許多年輕人都曾告訴我,想把原本的工作辭掉,像我一樣邊旅行邊工作,靠經營自媒體跟寫作維生;不想在職場上日復一日浪費生命,把我的故事投射在他的人生藍圖上當範本,期待我能給他們一些建議。 我語重心長的告訴他,全職旅行者加上長途旅途,一點都不簡單。 全職旅行很不簡單!省到極致的旅行方式 首先,我準備了30萬的旅遊預備金,準備燒完之後就回職場繼續當打工仔。再來,我嘗試各種自由業額外收入,包括出書、講座、寫作補貼旅費等。最後,就是控制預算,試圖用最少的錢,讓自己走最遠的路,剛開始真的是燒錢,好怕存款用盡落到身無分文的窘境。 通常我都是購買最便宜的廉價航空機票出國自助旅行,沒有購買托運行李,全身上下就只有7公斤的大背包,裝了幾件簡單的衣服,盥洗用具,還有電腦相機。去哪裡大部分都走路,住青年旅館,吃路邊攤,一天預算控制在台幣500元以內。 我住過只有台幣50元一晚的青年旅館,那是在印度最西邊拉賈斯坦邦的沙漠裡面。當時嚴重中暑,上吐下瀉,必須找個有冷氣的旅館休息,沒有太多預算,只能住在12人間的宿舍房裡。 為了省住宿交通的費用,也在義大利嘗試沙發衝浪,與一個陌生男子分開睡在同一張床上。移動都選擇最便宜的巴士,手上會有一袋義大利麵、中式醬料跟麵包,三餐大部分都選擇在超市購買便宜食材,在青年旅館的廚房自己煮來吃;喝的是水龍頭流出來的飲用水,鞋子磨到平了才換掉。 最奢侈就是去咖啡館喝一杯冰拿鐵,在酒吧點一杯生啤酒,在麥當勞吃一次大麥克。 我經歷過很窮、很窮遊的時光,也發生過各種光怪陸離的突發狀況。旅行真的沒有想像中舒服,尤其在你沒有退路時。但也從中發現了不同旅行模式,明白旅行不需要太多錢,需要的是時間還有方法。 追夢不能只有熱情,遇到意外也得堅持下去 不過,人不會一直都在原地踏步,這些年也不再窮遊。會住好一點旅館的單人房,能搭火車就不坐巴士,以往的旅途累積的時間、經歷與財力,讓自己有能力去選擇更適合的旅行方式。 最讓我意外的是疫情發生後的那2年,世界因為疫情而停滯,飛機不飛、國門不開,結果是自媒體經營收入最豐收的2年。因為哪裡都去不了,所以任何工作我都做,任何業配我都接。去過墓地露營、當過美食外送員,賣鍋子、賣家電,還多寫了2本書。等到疫情一趨緩,就直接訂了機票不回頭。 當時有人問我:你在台灣做網紅可以接很多案子,怎麼不一直賺下去? 我說:No!No!No!當初戶頭只有30萬時,我選擇去旅行,花光所有的積蓄在所不惜。現在,我賺了錢,有更好的能力去更遠的地方。錢,是拿來花在喜歡的地方,而不是一直在賺錢。賺錢,不是我的興趣。 許多網友會把勵志情感投射在我身上,期待我能鼓勵他們成為下一個追夢者,不過正因為一路上跌跌撞撞、各種委屈,見識過各種半途而廢的追夢者,更希望每個人在做出決定踏出舒適圈前,不能只有一股腦的熱情,而是心態準備好去接受意外的發生。 倘若有人問我:「為啥你覺得自己可以,別人不可以?」我會回:「人人都可以勇敢,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即使溺水還要前進,鼓勵別人踏出那一步,就像給人一個微笑,但並沒有承擔後果。」 作者攝於祕魯庫斯科。來源:《何必討好,反正我也不喜歡你》/時報出版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何必討好,反正我也不喜歡你》 {DS_BOX_38558}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11.15

職場

相信不少人夢想著有一天成為老闆,自由掌控工作和生活的節奏。然而,面對各種各樣的商業機會,卻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許多人擔憂創業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望而卻步;不過《富比世》指出,現在有許多低成本的商業模式,能夠幫助你快速進入市場。 如果你對創業沒想法,不妨參考以下7種低成本的商業模式,適合想要創業,卻缺乏具體方向的人。 1. 提供管理、諮詢等專業技能 這往往是成本效益最高的創業方式,因為仰賴的是創業家的現有技能和專業知識,而不是依賴大量資本或實體資源。 常見的專業技能包括: 自由撰稿人或平面設計 如果你擅長寫作或設計,可以提供服務給需要內容、品牌或行銷素材的企業。這種創業的啟動成本極低,通常只需要一台電腦和網路就可以開始。 顧問服務 無論是商業顧問、理財規劃顧問還是生活教練,顧問服務依靠的是你的知識和經驗,你只需架設一個網站和一張名片,就可以開業。 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 若你擅長平面設計、影片剪輯、文案企劃、網站管理、行銷等,都可以成為他人的虛擬助理,在家遠端接案,或是在家組織一間小公司,並從網路上找其他虛擬助理來幫助你。 尤其疫情期間,海外越來越多企業將業務移往線上,讓網路虛擬助理的需求飆升。只要你有強大的組織能力、一台電腦和網路,就能在家管理一間小型企業,例如跑業務、會議排程、郵件管理和提供客戶服務等。 2. 製作數位內容 製作與銷售數位產品,是另一種低成本、高利潤的商業點子。 數位產品可以包括電子書、線上課程、軟體或設計模板。打造這類產品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不過一旦完成,就能重複售出,成為絕佳的被動收入來源。 3. 為品牌推廣商品 聯盟行銷(Affliate marketing)又常被稱作夥伴計畫,是「業主」(廠商)與「 推廣者」之間互利合作的一種商業模式。 要成為一位專業的「 推廣者」,通常先是部落客、KOL、Youtuber、網紅或是擁有個人品牌;不需要自己從頭打造產品,而是撰寫文章或製作影片,為品牌方推廣既有的商品或服務,藉此賺取獎金。 也就是說,你必須先投入時間,專注於內容創作與行銷,才能擁有一定的受眾與流量,進一步幫業主推廣產品。相對於「接業配」,通常只能收取固定的報酬,聯盟行銷需要更長期的耕耘,為品牌增加曝光度,最後才基於銷售成果來獲得報酬。 4. 自媒體網紅 先利用YouTube、部落格、Podcast成為網紅,就有機會將影響力轉換成獲利。如果你對某個主題充滿熱情,以它為中心來製作原創內容,累積可觀的受眾後,就能夠利用你的影響力,透過廣告、贊助和聯盟行銷來變現。 5. 活動策劃 如果你有強大的組織能力,能為客戶規劃活動,將是一門非常具成本效益的好生意。主要投入的成本,只包括行銷和相關的認證。 你可以在家中經營,遠端跟客戶、合作廠商聯絡與溝通,或是現場討論等,再隨著客戶增長逐漸擴大規模。 6. 寵物看護/遛狗 對於動物愛好者來說,提供寵物看護或遛狗服務,是一個啟動成本極低的創業機會。你可能需要一些基本的寵物用品,如遛狗繩、玩具或急救箱。 這種業務大部分的投資成本都在於行銷,必須宣傳與推廣你的服務。當你架好網站並建立了忠實的客戶群體,就可以進一步擴展至提供寵物美容,或寵物訓練等額外服務。 7. 社群編輯 尤其是小型企業,往往難以維持社群帳號的活躍。如果你懂得經營個人社群,也對管理社群帳號有興趣,可以考慮提供社群媒體管理服務,幫企業外包管理粉專或社群帳號。 這項事業的創業成本也很低,你只需要一台電腦與網路,也可以用Canva或Crello等免費設計平台來製作專業的文圖。關鍵是,你需要對各大社群媒體平台有深入的了解。 上述7個創業點子,是《富比世》推薦的最具成本效益的創業選擇,不過重點還是取決於你的技能、興趣以及你願意投入的時間。 請記得,創業要成功不只是「節省成本」,重點是每一分投入的時間或精力,都必須帶來最大的價值。從小地方做起,專心為客戶提供實在的價值,再把賺來的錢重新投入,才是擴大事業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Forbes、Business News Daily 核稿編輯:吳和懋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8.30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